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同为汉初三杰,为何刘邦将萧何排为“第一功臣”?
刘邦,项羽,韩信同为汉初三杰,为何刘邦将萧何排为“第一功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举贤纳士,追韩信。可以说没有萧何,就没有韩信,刘邦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早年萧何年轻时任秦沛县主吏掾,而刘邦才是秦泗水亭亭长。但是萧何喜欢广交朋友,与刘邦感情更是不一般。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他。
刘邦奉命押送犯人去修秦始皇陵时延误时间,被秦军抓了老婆吕雉,也是萧何保释出狱的,大泽乡起义之时,萧何暗中与刘邦联系。沛县起义时,也是保举刘邦,最后使计拥护刘邦为县令。而萧何真心拥戴刘邦。从此,萧何紧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了盖世的功勋。
韩信之前是项羽手下的士兵,当不受重用而转投刘邦,在刘邦军中也不受重用,一气之下便走了,萧何知道后放下手上未处理完的军机大事而去追赶,好说歹说才让韩信又回来了,保举韩信做三军兵马大元帅。助刘邦打天下。
刘邦带兵前方杀敌,萧何坐镇地方,督办军队的后勤供应。楚汉战争中,刘邦有好几次都是全军溃败,只身逃脱,全靠萧何从关中派出军队来补充。
萧何收藏的这些秦朝的律令图书档案,使刘邦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等了如指掌,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据,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没。
刘邦建立大汉王朝,选取都城,刘邦听取张良建议决定订都咸阳。命丞相萧何修建咸阳。刘邦更名为长安。至此,西汉建都长安,历时200余年,萧何成为该城的最早规划和设计者。
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诛杀韩信,很符合汉高祖“固根基”的方略,是为刘邦除去了一块心病。刘邦对萧何更加恩宠,加封五千户。
晚年又在刘邦定太子上与张良多次谏言和劝刘邦立太子刘盈。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刘邦病逝于长乐宫,享年62岁。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谥文终侯。娶妻甘氏,封一品夫人,后袭封为酂侯,生子三,长子萧禄,次子萧同,幼子萧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祖平定天下,以金银财宝,功名利禄爵位酬谢功臣,大家造反也就是为了这个,虽然都是功臣,但是功劳有大小不同,在刘邦心里的地位以及治国需要不同,那么封赏时自然不同。功臣排名第一的候选人,有三位有力的竞争者即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其他人的话略逊一筹不再赘述。
先说韩信,汉朝天下半数是韩信打下来,军功卓著一代战神,但同时是政治白痴。其一:韩信不是刘邦最亲也不是最早的造反班底,其二:刘邦登台拜将,韩信一个无名之辈一举统帅刘邦大部兵马,遭人嫉 其三:灭齐国时威胁刘邦而获封齐王,遭刘邦怨,其四:项羽死后,为项羽旧臣请封,同降将走的近,遭刘邦怨,其五:同吕后关系差,最后被吕雉和陈平所杀。其六:功高震主,刘邦要打压还来不及。以上决定了韩信不可能被刘邦评为第一功臣,虽然韩信是事实上的第一功臣。
再说张良,刘邦是深深了解并信任张良的,而且恐怕是最信任的人。其一:张良是作为谋士或者军师角色一直存在的,即所谓的运筹帷幄之中。刘邦了解张良。其二:张良并不直接带兵,有谋划之功,并无兵权刘邦放心。其三:刘邦深知张良的夙愿是恢复韩国,实现祖先遗志,复兴张氏,张良知道实现不了的时候心已经死了。其四:张良为人谦,刘邦封张良三万户,张良只一万户,并且求封于和刘邦相识的留地,所以被称为留侯。刘邦很放心。基于以上,刘邦应该封张良为第一功臣,但是从治国角度考虑,张良醉心于黄老之术,一心避祸求生,不理朝政,这点张良不合适。
最后剩下的只有萧何了,萧何是刘邦放心把后方完全的无条件的交付的人,粮草,人口,家眷等等百万将士心所寄于萧何一人,在外征战的功臣将士谁不感激萧何,这点韩信比不了,萧何也不负刘邦所望,可以说无萧何做后盾,没刘邦的基业。萧何是刘邦和吕雉的同乡,是刘邦还是亭长时的上司,是最早起兵的战友,所有的一切让刘邦心里有萧何,更重要的是得天下后需要人来治天下,萧何是完全的自己人,所以刘邦封萧何为第一功臣不足为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保举韩信这是萧何最大的功劳,最后韩信也死在萧何手里,“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如果不是他推荐韩信,后面的楚汉相争输赢就是未知数了,而且他也是后勤部部长,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打仗没粮草人都饿死了,还能打仗吗?就算饿不死,饿的没力气那也是菜瓜了-随便被人砍,萧何识大体,有智慧,对刘邦忠心耿耿,又是沛县一起打出来的兄弟,参加革命队伍够早,这样的人,如果你是刘邦,我想你也会重点提拔。
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共饮。刘邦显得特别高兴,曰:“你们都说实话,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项羽又为什么会失去天下?群臣众说不一。刘邦后曰:“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比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比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比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他们为我所用,所以能取得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去重用,因此败在我大汉朝的手中。”不难看出,刘邦认为张良、萧何、韩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这三人亦被称为“汉初三杰。韩信虽然很厉害,但并不够忠心,和刘邦貌似神离,他军威甚高,刘邦一直防着他,只会打压不可能把他列第一,张良虽然厉害,但他很会明哲保身,很低调,并不在乎虚名,所以全身而退,只有萧何第一,萧何才能拼命给老板刘邦打工。
上一篇:驿城区:情系环卫工,每天2000份早餐免费吃,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