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应该怎么教育孩子?你们有什么宝贵的经验吗?分享一下?
孩子,我的,父母应该怎么教育孩子?你们有什么宝贵的经验吗?分享一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贝乐,专注孩童健康快乐成长——
蒙氏教育理念认为要尊重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在工作中成长的需求。我深表赞同。
那么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呢?
一、从小就尊重孩子。尊重孩子体现在和孩子相处的方方面面,包括不要肆意打骂孩子,以平等的态度应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和举止,在需要孩子做选择的问题上主动询问孩子的意愿而非一意专断,等等。
二、向孩子适当“求助”。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家长们可以针对孩子的年龄向孩子提出相应的要求,比如孩子婴幼儿期可以让孩子帮忙把垃圾丢到垃圾桶、拿鞋子、抹桌子,孩子少年期让他参与社会实践和更多的家务事项如下厨等事情中,孩子需要工作完成的成就感,成就感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行动力。
三、鼓励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为孩子坚持自己的梦想提供助力而非嘲笑,鼓励孩子多去交朋友,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技能如篮球、钢琴,等等。
四、培养孩子从小拥有阅读的习惯。阅读的习惯需要家长做好表率,为孩子创设一种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孩子小时候可以给孩子多讲书上的故事,慢慢用书籍为孩子打开视野,让孩子自己爱上读书。
五、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自己有良好的修养,和优秀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影响孩子的方方面面。
六、用爱灌溉孩子,多陪伴孩子。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有爱的家长可以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和自信心,也能在孩子日后生活交际中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头条邀请:
在我八岁时,兵荒马乱的抗日战争中,一場疾病使家父辞世。母亲和家姐的万般辛劳,将我和两个弟弟培养教育成人。过早失去父爱的我,心里萌发将来一定要让我的孩子,懂得父爱可贵的愿望。但是,繁忙的工作,使我无法倾注关怀给我的孩子。还是家母和妻子付出培育孩子的辛劳更多。在那样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也的成长也很艰辛。每个星期六,是全家集中利用糕点票,水果票的时候。三个小苹果,有时是半斤糕点。烘托起全家的“联欢会”。孩子看着我主管分配,祖母总是“最好的”一份,他的母亲和他也各有一份。孩子知道我“牙齿不好”,总是希望让我尝尝他的苹果很甜。在几十年的岁月中,这个规矩没有变化。等到孩子大学毕业,被畄校任教。我去西安开会,到达西安后,我写了一封信告诉我的孩子:在火车上我在歺車里,第一次高兴地吃了两碗肉丝面。
我的孩子和儿媳和小孙女,现在居住在离我一站路的地方。每天一下班,都有电话来,然后是视频。我们常常接到外卖送来各种食品,其实我们那里需要他们这样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的分心呢?!这是孝心吗?我想是的。
孩子和他的妻子,在单位的工作都非常好。古人说: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一个勤恳为国家做事的人,何尝不是和孝道教育有关呢?!我们大概要给孩子做榜样,不须要多说,让孩子潜移默化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一位两个孩子的爸爸,在教育孩子上面做父母的我觉得有以下三点必须要做到:
1) 陪伴非常重要。作为父母,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位置,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养成习惯很重要。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就是要养成习惯的过程,要培养孩子养成爱读书,整理内务,不迟到,善良诚实。
3)和孩子做朋友很重要。要跟孩子交流真实内心想法,记住不要审视孩子,要平视孩子的一切问题,换位思考。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孩子确实是一个很重大的事情,方法和经验也很多,既有共通的,也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这里讲一点人人都需要的共通的原则。
一、以身作则是最好的老师。有一句话叫作跟好人学好人,跟坏人学坏人,跟妖婆学跳神,这是对教育孩子以身作则的最好的解释。孩子处于成长期,对周围的一切都在学习,学习的一个方法就是模仿,这时候周围的环境对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环境中最最关键的是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每一个和父母一起长大的孩子都有父母身上的一些行为特征,就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所以要教育好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传达正能量,都要有积极的信号。要管好孩子,首先要管好自己。
二、陪伴孩子是最好的方法。父母如果有条件,尽量多一点时间陪孩子。陪孩子,增进亲情,孩子会要你,信你,爱你。那些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孩子对他们是十分疏远的,你的话他不信,还能怎么教育孩子呢?现在不是有“隔代亲”的说法吗?那些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只亲近爷爷奶奶,对父母是敬而远之,父母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
陪伴孩子,孩子有问题及时解决,有错误及时纠正。不要等到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后,再来纠正就难了。
有些父母虽然经常在孩子身边,但是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孩子有问题视而不见,或者简单粗暴地加以处理,这就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我们所说的多陪伴孩子,是要多和孩子在一起,陪着他们玩,陪着他们散步,陪着他们游戏,在玩中学,在学习中玩,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才是陪伴孩子的要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