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孩子,挫折,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引导孩子向正向的人或事靠近。
孩子在小的时候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不论什么时候孩子都在学习。但是周围的环境是我们不能把控改变的,对于不好的事情,我们要学会选择性避让。
人的思想如同一间屋子,光明多了,黑暗自然就少了。
对于一些正向的人或事,家长要努力带着孩子去靠近,去学习。学习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品格。
到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看历史,知名人轶事;学科技知识,了解自然规律;读书,修养自己的身心。
比如,领着孩子参观博物馆,孩子知道了,以前的工匠要刻好、打磨好巴掌大的一块玉,需要两年的时间。孩子知道毅力对于做成一件事是多么的重要。
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行为,给孩子做出正确的榜样,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思想,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认识,给孩子灌输正确的认知,了解学习他人的事迹、品格。
(三)、让孩子在运动中体验、认知世间的万事万物。
1.坚持做一些达标性运动。
和孩子经常做一些达标性运动,比如说,和孩子一起一次奔跑200米,或是一次跳绳数量达到10个。200米、10个这是一个标准,设定相应的目标,孩子就会想办法努力达到,在努力达到这一过程中,培养孩子坚持、努力的品格。
当然设定的目标,是一个动态的目标,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及运动的熟练度的增加,这个标是可以往上浮动的。运动是培养孩子坚强性格的一个好办法。
长久的坚持做一些达标性运动,会让孩子具备一种目标思维,养成不服输的性格,面对挫折,正确对待。
2.适当的短时间、短距离的旅游。
孩子年龄小,可以带孩子进行短距离、短时间的旅游。让孩子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优美风景,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也许你会认为,孩子去了看过了,什么也没有记下,其实不然,在孩子的潜意识,已经深深的烙下烙印,也许未来的哪一天,念头会从孩子的潜意识迸发。
或许我们的时间或者经济能力不允许,但周末带着孩子去城郊、去乡村、去田野,去感受不一样的风景,也能够增长孩子的见识,孩子至少可以知道,原来土路也是路。
写到这里,我不由的想到了乐嘉带着4岁的女儿徒步沙漠;想到了姜文消失一年,带着两个儿子去新疆吃苦;还想到了印度刘德华——阿米尔汗的电影《摔跤吧,爸爸》。
3..徒步远行或骑行,亦或是爬山。
当孩子年龄大一些的时候,带孩子进行一次徒步旅行,亦或是骑行也可。让孩子真切的感受优美风景的同时,接受炎热、寒冷、饥渴、劳累的洗礼。
真正的经历艰难困苦,成就一段逆着向上成长的阅历,相信以后遇到艰难困苦,也会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奋发有为。
今年网上热议的朔州老师兰会云,他带着11名学生完成了由朔州到上海的1800公里的骑行洗礼。相信经过这次骑行,这次洗礼,他的学生会真正的体会到骑行路上的艰难困苦、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巨大力量,也会深刻的感悟师生情、同学情的真谛。在以后人生前进的都上有更多、更大的艰难险阻,我想相比较其他同学,这11位同学的抗挫折能力更强。
平日里做一些达标性运动,闲暇时带孩子做短暂的旅游,条件允许带孩子远行,这都是锻炼孩子耐力、增长孩子见识、历练孩子的品格的好办法,家长朋友们都可以尝试一下,为了孩子,父母们干什么都是愿意的。
有一句话——实践出真知,用在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我觉得非常的恰当。
【结束语】: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只能靠实践,让孩子认识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实践活动,接受实践活动的思想改造、身体改造。通过实践的改造,强大孩子的内心,磨炼孩子的意志,锻造孩子的品格。内心强大,外在刚毅,有什么挫折能够压倒他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家的希望。为了我们每个家庭的幸福,也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家庭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把孩子培养为社会有用的人。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类说明,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培养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升抗挫能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家庭幸福和快乐的源泉,从小对孩子的人生观有一定的规划和教育,我们不能主导孩子的最终目标,但有责任使自已的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他们逐步学会对事物正确得认识能力,分辩事物真伪的初步判断能力,使他从小生活在阳光正能的温暖家庭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那么抗挫能力我会逐渐养成。
其次是教会孩子认真努力的生活态度,提升抗挫能力。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乐,其实玩乐也要给孩子阳光正面的玩,只要是适合孩子智力开发,心理健康发展的游戏就应该让他们在一定的时间里适时,适机地给予其玩乐,家长并且可参与其中,让他在快乐中有兴趣中认真努力地玩,并且要希望他每玩能快乐能成功。认真培养孩子做事的专注与兴趣,勤奋和努力,诚信和认真,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成功,才不会怕失败,这样抗挫品质会逐渐形成。
第三是教会孩子不怕困难,养成持之以恒的品德。在孩子的做事品质中,每遇孩子有困难时,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已独立完成,而不是马上给他解决困难,要告诉他,一次不成功就二次,甚或是多次,教会孩子学会坚持,不畏困难。因为做事不是每件事都是容易做,并且并非没有付出就会成功,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有成功的可能,也只有坚持才能成功,抗挫能力自然形成。
第四教会孩子学会感恩,提升孩子精神和意志品质,提升抗挫能力。在生活中孩子的感恩好象和抗挫能力是没有多大联系的,但究其内在而言,实质性较大。感恩的孩子懂得劳动的付出,成功的分享。并非是全家人都代替孩子做事,并在孩子面前包办了他该做的一切,这样的孩子自私,冲动,自我中心强,在家庭里逐渐就会成为霸气,不讲道理,并使之成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少爷小姐脾气,时间一长,就不能忍受不同的意见,自私无义自然形成,抗挫能力在精神和意志力里就逐渐下降,使之心理上和生理上都难承受打击。这就应该在家庭中特别注意。
第五教育孩子遇事冷静从事,每事受挫是极平常的。因为事物是变化和发展的,并非对所做的事都是一帆风顺的,有困难是必然的,只是在这时就要不断地从思想上正面教育孩子冷静思考,简单的事只要你能重复地去不断做就是胜利,复杂的事分解为简单的步骤就会逐渐完成,成功就会成为现实。如果没有正确的诱导去思维,畏难情绪一生,挫折面前就极易低头,甚至就不做,会到致其好逸恶劳,坐享其成,这样抗挫能力俱无,孩子教育就不成功。
上一篇:火锅蘸料怎么调好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