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朝笏是古代哪个朝代开始有的?主要是用来干嘛的?
君王,史记,手板朝笏是古代哪个朝代开始有的?主要是用来干嘛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朝笏是古代哪个朝代开始有的?主要是用来干嘛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笏主要用来记事和指画;同时,也是地位的象征。
一般认为,朝笏诞生于商朝。但,《史记·夏本纪》就有笏的记载。
1、《夏本纪》中已有笏的记载,先商就可能存在笏板
朝笏(hù),又称笏板、手板、玉板、朝板;《史记·夏本纪》就有曶的记载,《三家注史记》引用郑玄的说法:“曶者。臣见君所秉。”这里的曶就是笏,指臣下拜见君王时,手里所拿的板子。
(不同类型的朝笏▲)
早期纸张还没发明,人们最简单的记录办法就是写在竹片上;同时,手拿笏板拜见君王,也体现了对君王的崇敬、对政事的重视,因此该制度一直延续到明代。
我们不光知道笏的作用,还知道朝它的尺寸。《礼记》具体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礼记》的尺寸与今天不同,按一周尺=19.17厘米计算,周朝的笏长51.22厘米,宽5厘米。
(手持朝笏的官员▲)
到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涛说史原创,欢迎点赞哦】
2、汉朝纸张发明后,笏板成了礼法工具,显示官员地位高低
汉朝开始大量使用帛书、纸张;但朝笏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礼法功能开始放大,成了官员地位高低象征。
早在《礼记·玉藻》记载:“笏,天子以秋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以竹本”,即在春秋笏板的象征意义就广泛存在;而到了唐朝,更为一种官方制度。
此外,笏板据说还有其他的作用。如面见天子时,挡住自己的脸,眼睛要望着笏板,用以彰显皇帝的龙威。
可见,在王权时代,一个小小的笏板非常重要。因此,笏板留下诸多故事,如”笏囊”、“击蛇笏”、“笏板鸡”;同时在一场场宫廷政变中,笏也成为了手头临时的拼杀武器。随着清朝建立,失去实用价值的笏板最终退出舞台,成为了中国古代“官本位”思想的历史见证。
【涛说史原创,欢迎点赞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古代大臣上朝时,怀里都抱着一块长条形的板子,这块板子叫笏,又称朝笏、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主要用途就是记录要上奏皇帝的话,汇报工作忘了时要看一眼,另外还要将皇帝的指示记录下来,以便回去传达贯彻,其功能类似于今天的笔记本。据起家考证,朝笏从商周时期开始使用,一直到明代。清人入关后,方才废除。制造笏板的材料有玉石、象牙、木板和竹子等,不同品级的官员持不同材料的笏板。据说明代规定四品官以上持象牙笏,四品以下持木板笏,等级非常分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朝笏,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等我穿越,一个朝代一个朝代问个遍,刚有答案,有人完美回答了,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笏,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记事的功能 还有一项礼仪形势的必须 臣见君王应弯身俯首奏事 要将笏双呈面举在前 不可直面天颜吧!显示王者神圣与庄严。
上一篇:本人想买一辆7座SUV,15-20万左右,有哪些故障率低,可靠的推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