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说一说《史记》中那些自相矛盾的记载?
苏秦,二世,史记说一说《史记》中那些自相矛盾的记载?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说一说《史记》中那些自相矛盾的记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感觉太史公故意留了伏笔,书中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秦始皇本纪》里开宗明义:“秦始皇者,秦庄襄王子也。”在《吕不韦列传》里却是另外一种说法:“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这个记载成为无数电视剧里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桥段的源头。子楚傻吗?果真赢政不是他儿子,他还可以立长安君为储君。秦王室也不傻,王公贵族多互送姬妾的,岂能容许这样狸猫换太子的事情发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吕不韦与赵姬同居,后献有身孕的赵姬与异人,生始皇——是一种捏造。是司马迁不取《秦策》之说,还是后人篡改《史记》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悦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而《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史记》前后矛盾。前者说嬴政是吕不韦和赵姬的儿子,后者说嬴政是庄襄王的儿子。因为《史记》如此记载,弄得后世对始皇身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明人王世贞《读书后》认为: 自古至今以术取富贵、秉权势者,无如吕不韦之秽且卑,然亦无有如不韦之巧者也。凡不韦之所筹策,皆凿空至难期,而其应若响。彼固自天幸,亦其术有以摄之。至于御倡而知其孕,必取三月进之子楚,又大期而始生政,于理为难信,毋亦不韦故为之说而泄之秦皇,使知其为真父而长保富贵邪?抑亦其客之感恩者故为是以詈秦皇?而六国之亡人侈张其事,欲使天下之人,谓秦先六国而亡也。不然,不韦不敢言,太后复不敢言,而大期之子,人乌从而知其非嬴出也。
其实,专家指出,《史记》关于吕不韦钓奇而异人立为太子以及“姬自匿有身,生子政”的记载,对照《秦策》多有不合理及钓奇之处。
其一,《秦策》谓不韦为异人使秦,当孝文王时;而《史记》谓不韦西游,当昭王时,孝文王尚为太子。
其二,《秦策》不韦所说为文王后弟阳泉君,而《史记》则谓不韦说华阳夫人姊。
其三,《秦策》谓异人之归,乃王后请之赵,而《史记》乃谓异人于邯郸之围脱亡赴秦军。
其四,《秦策》不言不韦献姬事,而《史记》乃言献姬匿有身以钓奇。
如《史记》言,安国君与华阳夫人已许异人为適嗣矣,奈何不速其归,濡滞至数年之久,使遭长平之战,邯郸之围,是弃若敝履,置之死地,適嗣云何哉!且献姬一事,既曰取诸姬之善绝舞者与居,遂献其姬,子楚立以为夫人。而下文曰子楚夫人豪家女,亦不自为矛盾也。如《秦策》不韦使秦为孝文王时,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生于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则始皇此时年且十岁,安有献姬生子之事?疑皆不韦宾客颠倒嫪毐之辞,何可信也。司马迁去《秦策》而取此,可谓好奇之过矣。
司马迁为猎奇,相信吕不韦宾客之言,而不取《秦策》,使得始皇被抹黑。吕不韦宾客为舞文弄墨之人,曾受厚遇,随着吕不韦失势和自杀,也被放逐、夺官,流散各地,他们对始皇怀有仇恨。司马迁采风,听其流言,而不取《秦策》,故《史记》伪其事也。
或许并不是司马迁之过,本来司马迁依《秦策》并无不韦献姬匿有身之事,后世为抹黑秦国与秦王,遂篡改《史记》,流传后世。
《史记》记载的张仪连横、苏秦合纵,两大高手对决,超级谍战风雷激荡,乃子虚乌有。专家指出,苏秦的故事实际上寄托着司马迁自己的身世之感和生死观、价值观。
《史记》《资治通鉴》说张仪和苏秦是同学,跟鬼谷子一起学过纵横术。苏秦主张诸国联合以抗强秦,合众弱以攻一强,即合纵;张仪则主张强国拉拢一些弱国进攻另一些弱国,事一强以攻众弱,即连横。由此,两大策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纵横捭阖,各显神通,玩弄列国诸侯于股掌之间,并在博弈中平步青云,致位富贵,使天下人争相羡慕效仿。甚至有人从《史记》《资治通鉴》中读到苏秦资助张仪西行入秦之记载,突发奇想,认为这是张仪苏秦两位同学共同编排好的超级间谍之间的博弈,以智诈实现共同富贵的绝世好戏。然而,这却是令人大跌眼镜的神奇杜撰。事实上,张仪比苏秦早死25年之久。
张仪和苏秦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都酷爱学习,发奋读书,故有张仪折竹、苏秦刺股之典故。比如都有不堪的经历,张仪困于楚,不招人待见,蹭顿吃喝还因其寒酸猥琐而被诬陷为私怀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的盗贼,遭到毒打,致皮开肉绽,血肉模糊,所幸三寸不烂之舌安然健在;苏秦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狼狈而回,家人都私下讥笑他不治生产而逞口舌之利,舍本逐末,使其羞愧难当。比如后来两人都有了用武之地,并有上乘表演,声名远播,位高权重,达到了“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的地步。
苏秦游说列国,被燕昭王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即各国外交联络官,类如外相、外交部长级,并不是丞相),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使齐吞宋、疏赵、恶秦,四面树敌,致燕昭王离间齐国的外交方略大功告成,最终因间谍行为败露被齐湣王车裂而惨死。
张仪的智诈、行事方式比苏秦更下作,“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为魏相,拆散魏齐联盟,为楚相破坏楚、齐联盟”,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重武好战,不喜智诈,多数大臣也对张仪没好印象,张仪被迫出走至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