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农村,农民,环境如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开展环境整治,不断提升宜居指数。按照“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以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为重点,以乡镇或中心村为单位建立垃圾填埋厂和污水处理厂,对农村生活污水、禽畜粪便和生产、生活垃圾逐步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大力倡导农村村庄日常保洁、生活垃圾收集以村集体和群众筹资筹劳为主、政府补助的运转机制,积极推广畜禽养殖场沼气利用技术,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构建垃圾处理系统和完整的排污系统,增强垃圾处理能力,使农村环境明显优化。
四、加快产业转型,促进现代集约高效。加强禽畜养殖从农户分散型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提升处理禽畜粪便污染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实施农村清洁卫生工程,改变农民生活方式,鼓励农民使用电、煤气、沼气等新型能源,减少秸秆、木、草等燃料的使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良性循环。深入推进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广“果—畜—粮—沼”生态循环农业,严控农药、化肥过量使用,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
五、发展生态景区,积极拓展绿色空间。充分挖掘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本土特色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形成文化特色和生态农业为支撑的“农家乐”休闲采摘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文化旅游业发展格局。合理规划布局造林绿化,加强县城郊区生态过渡带、重点乡村人口聚居地、公路沿线绿化建设,拓展绿地空间,提高绿化水平。
六、适当财政奖补,破解环境改善难题。适当财政奖补,破解环境改善难题。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受益者是农民,主体也应当是农民,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是关键。财政奖补源于人民群众期盼,着眼基层发展需要,体现民意导向,依靠群众力量,项目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群众热情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而且建起农民民主决策、积极参与、自我管理的好机制,破解了许多争议较多、难以推动的问题,实现了资金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今后,深入推进财政奖补项目实施,要着重加强相关制度完善和政策性措施引导,积极探索财政奖补新机制,优先选择村班子团结、工作得力、村民需求迫切、愿望强烈、受益面广、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村内户外民生项目,打造一批具有综合示范带动效应的人居环境财政奖补精品工程,进一步放大财政奖补政策的惠民效应,发挥财政奖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龙头引领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主要的是村集体大队的带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家领头规划,农民积极响应。目前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是脏,乱,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集中农村垃圾治理,河道不定期清理淤泥,确保水资源无污染;再就是农田种植有机粮食和蔬菜,尽量不用或少用轻度农药除虫,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规划农村小区建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想要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是每一个农民勤劳打拼出来的。还有离不国家政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想富先修路,路是经济发展首要条件,要有规划性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公共服务配置齐全,这就是建设新农村的必须的条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政策再好,底层人民觉悟不高一样的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
上一篇:怎样更快地学会投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