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爱看书,且读书量大,但不爱写读书笔记,怎么办?
孩子,读书笔记,笔记孩子爱看书,且读书量大,但不爱写读书笔记,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要强求,读了那么多书,已经很不容易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阅读是孩子最大的财富,孩子看了1200多本书,本身已经是很大的财富了,这和家里的氛围和父母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真的需要向你学习。
只是,这么优秀的孩子,竟然不记读书笔记,这好像和他“努力”的人设不大相符,那么该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什么是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时,遇到精彩部分和好词佳句,或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时,把它记下来的一种文体。
读书笔记可以是随时随地的记录,也可以是阅读后的整理。读书笔记,常见的形式有摘抄、批注、心得。
为什么要记读书笔记
不少家长认为,读书笔记十分重要,因为他们有6特色:累积资料、深化印象、分类整理.便于日后查询、记录重点、便于复习、全神灌注地不走神。
摘抄:一般是小学时最常用的读书笔记,可以积累好词好句,培养语感。
批注:直接写在书上,包括重点强调,对书中情感、观点的思考等内容,能帮助孩子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作品,与作者共情。
心得:是基于作品和读者自身经历开展的梳理与思考,对于培养批判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读书笔记,最核心的影响是提升阅读的“输出能力”——说和写。
读书后的梳理,不只依靠读书笔记
孩子不记读书笔记,因为不想写?可是为何必须写下来呢?其实只要能够检验说和写的输出能力,就可以达到“笔记”的效果,甚至效果更好。比如下面几种情况:
1、复述重点,比如复述故事、内容梗概等
2、交流想法,可以和孩子谈谈这本书的收获、感受等等
3、课程讲授,把内容进行加工,融入自己的思考进行传授
4、思维导图,这其实是高层次的读书笔记,但没有了刻板的要求,孩子们会觉得自由和有兴趣。
孩子喜欢讲课,其实正是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的积累。这种积累,发自孩子内心,又经历了孩子的思考加工,其收获远远胜过简单的摘抄和粗浅的读书笔记,这其实应该是我们欣慰之处。
如何让孩子逐渐接受读书笔记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择机去引领孩子做读书笔记的。因为,读书笔记本身的优点中,也有其他形式所没有的,比如好词好句的摘抄,就是词汇的一种积累方法。
最好的方法是渲染环境,让孩子接纳而不是接受。
可以自己读书记笔记,分享你的感受。比如多感慨下好的孩子讲讲书面笔记相比口头笔记的优点:书写可以让记忆更深刻,书写是让自己慢下来思考的好契机、书写锻炼大脑、眼睛、肢体的协调,改变了自己提笔忘字的问题,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不一定要写笔记。读书本身就已受益匪浅,如果不是特别需要(对学生而言,如交作业),大可不必写什么读书笔记。大量的阅读,长期坚持,已丰富了他的认知理解能力,也培养了他的鉴赏性。读书,必写笔记,可能是家长受流行的功利思想的影响。强调这一点,也许某一天会使孩子对读书有了负面的压力,从而产生负面情绪,对读书反感。我认识一个朋友,曾兴致勃勃地对人炫耀,他的孩子看一部原声外语片也得带了学习英语的任务,这使孩子逐渐产生畏惧厌恶看外国电影的情绪。而且,实践证明,他的孩子在中考时,英语成绩很不理想。孩子在学习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包括读书,家长所要操心的,也许是多留意引导孩子该读哪些好书,千万不要仅仅看到他在一本本的读,因为现在有很多书并不适合孩子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十余岁的孩子能坚持读书,真的很了不起。我也是家长,也想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可她好像天生与书无缘,每次借完书,都原封不动的又还了回去。为此我也很纳闷。
请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孩子喜欢读书,是最优秀,最重要的学习习惯。读书能提高孩子的理解,思维能力,能拓宽孩子眼界,丰富孩子的智慧,提高孩子的能力,内化孩子的气质。有读书习惯的孩子也是最有潜力的孩子,尽管当下或许优势并不明显。十来岁的孩子,可塑性做强。惠特曼,有一首诗,讲了这个道理。
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只要观看某一个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
如果他读到丑小鸭,夏洛,小王子,这些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他读的是马小跳,老夫子,凶杀色情小刊物,这些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所以,看什么书很重要。通过书目看,孩子借的书还不错,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可以再适当引导,多看看课标要求读的书,毕竟,那些书都包含了孩子们必须的营养品。
孩子能够讲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孩子已经拥有了了解材料,选择材料的能力。家长可适当提问一些问题,你喜欢哪个人物,那句话,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融入孩子的思想感情。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读书的方式很多,有浏览,有精读。诸葛亮读书,喜欢观其大略。而老舍,喜欢精读,一部《西游记》读了近百遍。其中,大部分诗人作家都有批注或记笔记的习惯。如毛泽东为《资治通鉴》做了批注。南宋洪迈的笔记,集结出版,因观点独特,成为名著,毛泽东就很喜欢看这本书。
写笔记的习惯,可以慢慢培养,一本书先写一句话,一个故事都可以。要不然,泛读过去的书,在回忆时,往没有什么印象。可以先买比较上档次的笔记本。每一次读完,都把书名,作者写下来,然后随意写几句话,或者如问答一样回答一个问题。
上一篇:历史上郭子仪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