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爱看书,且读书量大,但不爱写读书笔记,怎么办?
孩子,读书笔记,笔记孩子爱看书,且读书量大,但不爱写读书笔记,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孩子今年小升初。虽至今看过的各种书记录已达1200多本,但就是不爱写读书笔记。连基本的摘抄都不做,怕写字是重点。若要强迫或建议他写,尝试了好多次,每次发现不但没效果事小,反而连书直接不想看,生怕看完要他写读书笔记。到底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写读书笔记呢?
不过孩子在看书过程中常常找到乐趣,特别是看到精彩的地方常读给我们听或讨论一番。今年暑假还常常给我们上课。每课40一50分钟,给我们讲人体、天文、历史、地理等等。单天文就讲了三课,讲得挺好,讲前也没看他有先看书,完全凭记忆讲。另历史也讲了三课,不过离讲完似乎还早,因为他讲的是中外历史。最近学校组织军训,给我们讲课得延后一星期了。
有什么好方法能让孩子自觉写读书笔记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不仅仅只是个别现象,很多家长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孩子的阅读量很大,但是不能有效转化吸收,学以致用,最后只是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了一个只进不出的“图书馆,资料室”,量再多也不会有效果。
在你的介绍里没有提到孩子的语文成绩怎么样,但是能感受到孩子的知识还是很丰富,而且天文地理历史都有兴趣,也说明比较庞杂。从你拍照的书单来看,一些类型小说较多,比如金庸的,科幻的,历史小说等等。读此类书,阅读的体验非常重要,不仅孩子,任何人读这样的书都想一口气读完,不想有中断,有打扰。你让孩子就此类书边读边做笔记,他一定是抵触的。
另一方面,从你的表达中,孩子对于阅读过的内容记忆很强,喜欢讲给别人,口头复述完全没有问题。这说明他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是很强的。 只是不愿意进行书面的表达。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首先要明白几个问题:
1.孩子读书多一定是会对语文学习有帮助的。曹文轩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成弓与箭,箭想射得远,弓一定要拉得满。所以,有了这个基础,如果孩子对做读书笔记特别抵触,也不要一定逼着孩子做。只要孩子能完成学校的作文任务。每周都保持动笔写作文或是日记。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2.我们要知道男孩普遍数学好,语文差,主要原因就是数学只是写数字,写字少,做计算,有一说一,答案唯一,而语文太灵活,太宽泛,写作文又要求字数,又要有思想、讲道理。这对于心智成熟慢的男孩子确实有难度。所以语文会相对于数学成绩差,更导致不爱学语文,觉得语文太难学,学不好的心理。
3.最后,我们说到读书笔记这回事。其实做笔记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会做笔记的同学学习效率与成绩都要明显高于不做笔记,或是不会做笔记的同学。不仅仅是语文笔记,任何一科的学习笔记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都会对学习有极大的帮助。所以,从做笔记这个角度来说,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会受益终生的。
最后,再回到本文的问题上。要怎么办才能让孩子读书动起笔来?
首先,读书笔记是一种精读的模式。而首先要经过泛读,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第一遍读的时候目标是了解内容与故事情节。其次第二遍读才能分析人物、思想内容和记录好词好句。所以,做读书笔记最好是在第二遍读的时候。阅读的规律就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由这个问题衍生出一个问题就是:一定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也就是他有兴趣读第二遍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并不是所有书都适合做读书笔记,这个问题我们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做读书笔记要有仪式感。要有一些“设计”,像打游戏一样,给孩子“攻关略地”的感觉,这样的话,孩子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他就会积极地投入做这件事。至于具体的方式,家长们就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了。
最后,笔记一定要规范,准备一个专门的读书笔记本,平时要放在手边,没事的时候就像翻课外书一样翻一翻。曾经有报道过,一半以上的写读书笔记的人,是从来不会复习笔记的,当时记了就过去了。其实,笔记一定要常看常翻,每次都会有收获,正所谓“温故而知新”。笔记都是知识的精华,多读几遍,比再读一遍书的收效更大,效率更高。
我是 @林老师讲作文,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或受益,别忘了关注、转发。任何有关孩子语文学习的问题都可以与我交流。我将竭尽所能帮助家长朋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才小升初的孩子,已读了1200多本课外书,而且是自愿爱看的,我就一个字“服!”孩子如此爱读书的习惯,因少见而难得!
可孩子不爱写读书笔记。这又是为什么?该怎么办呢?
从题主在问题描述中所提供的信息中,“三味”谈两点个人看法:
一、孩子看书太杂,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因此,孩子也就没有做读书笔记的动力。
从上面读书记录看,短短40多天的时间里,所读书目中,什么武侠、侦破、科幻、游记、记实、名著等中外书籍一应俱全,根本看不出孩子有何喜好或专长,给人的感觉就是见书就读,不加选择的被动式或泛泛式读书习惯。
不错,我们遵从“博览群书",但决不是毫无选择、毫无目的的见书就读。一个人的学习时间也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一个才小升初的孩子而言,他更有繁重的学科学习任务,在课外书的阅读上更应进行优选,才不致于适得其反。
如果孩子在读这么多课外书时,根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读了想获得什么,那么,他又怎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笔记呢?
建议:
家长让孩子读课外书,应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及学习实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出选择,既有泛读,更应有精读。对精读书目做出读书笔记,才真正有收获。
二、近40天时间,读课外书总达近千万字的量,对一个小学生而言,不仅对孩子的身体不利,对孩子的学习和习惯养成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
从题主所提供的信息看,孩子看书的主要场所应该是图书馆。孩子成天泡在图书馆里,虽然精神世界很宽广,但毕竟是现实中的一个狭小空间,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图书馆毕竟是一个公众场所,并不是一个最适合孩子自由学习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受到别人的干扰。特别是看书后还要作笔记,更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才行。
上一篇:历史上郭子仪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