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每天冥想有什么好处?
你的,自己的,大脑每天冥想有什么好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冥想一词的来源:
印度瑜伽修行中的Dhyāna这个词,传到中国被译为“禅”。传到西方欧美地区,被译为“meditation”。而meditation一词再传到中国,就被翻译成了“冥想”一词。其原始含义同于禅。
冥想是对意识的一种稳定性和掌控性的练习,从方法上分为两种1、观想式冥想。2、静观式冥想。
观想式冥想:就是我们在体位瑜伽的练习后,经常使用的那样,平躺或者盘坐,通过引导词或者自我想象,配合呼吸,进行渐进式放松,然后进行特定的观想,比如说观想光,观想脉轮,观想羽毛、飞翔、宇宙等等很多方式方法。
静观式冥想:则就是彻底的寂静,无我的进行静观,可以固定于呼吸或者一点,也可以纯观,进入无我虚空的状态。
一般第一种冥想属于入门初级使用的方法,意识稳定了,功夫有基础了就可以进入第二种方法的练习。
在体位方式上,冥想不拘一格,坐卧行立中皆可进行,只有最适合的,没有最好的。
2、就行为本身来说冥想源于东方。就单纯“冥想”这个词来说,源于西方。
3、人们的很多身体疾病,源于心理疾病。过多的思虑和情绪的积压等,都会造成身心的健康产生问题。而通过冥想,初步修习,可以平息思虑,和情绪。以达到对身心的修复。
深入修习后,通过入定可以提升对自我和宇宙的认知,从根本上解决身心疾病的源头。
如果您满意并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沐光灵境主页,会有更多原创作品与您分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是冥想?
对于初学冥想的同学,冥想似乎是特别地难。
对于冥想的最大误区可能就是:冥想就是安静地坐着,“什么都不要想“,但是”想“是一个我们生理本能发起的东西,你不可能关闭”想“,如果你要做 ”什么都不想“这件事情的话,本身就要用大脑来发起做这个事情的动机,而用”大脑“来抑制”大脑“, 最后不管是什么结果都是大脑胜出,不是”不去想“的想胜,就是想什么的那个什么”想“胜。
当人们说冥想难,多半人们说的是让大脑安静或者是不让脑子想东西特别难,就像我当初尝试冥想的时候也是这样。
冥想不是什么?
冥想不是用来抑制想,而是要开发一种技巧让大脑能够同时包容正反两方相对立的观点 - 让“怼回去”的冲动平静下来。比如,从你安静坐下来开始冥想,你应该是非常安静地坐着不动,但是如果你脑中有要调整一下身体以便坐的更舒服,或者手臂痒要挠一下的想法,你该怎么办? 假如安静地坐着意味着抵制动身体的想法,你就会发现冥想实在太难了 - 因为你抵制这个要动身体的想法的想法(“不能动,动冥想就失败了”)本身就会带来你身体肌肉的紧张,这个和我们没有冥想的时候每天大部分时间大脑的模式基本是一样的,根本就带不来身体的安静和头脑的冥想状态。
人的大脑只能赞同或者反对,如果一个观点和预设的赞同的立场不一样,大脑会马上出现怼回去的倾向,组织自己所有内容编织一个反方的抗辩。
冥想是什么?
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的来说冥想其实就是保持一个舒适的姿势平静地看待你大脑里升起的各自想法,有否定自己的有洋洋得意的有不能自拔的……,各种想法你只需在旁边看着,思想走远了就用关注呼吸的心把思想拉回来。
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有一个著名的大白熊实验,让实验者不要想一只毛茸茸胖嘟嘟的大白熊,结果和大家相像的一样,越不让自己想,越想的起劲。因为大脑分工一部分负责执行“不想大白熊”的命令,一部分负责监督这个命令的执行,监督的结果就是一遍一遍的想起。
冥想可以加强正念的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倡导正念的力量。想积极正面的事情,这样大脑关注点也是积极正面的计划或事情,关注会赋予能量,事情会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冥想会掀起一股热潮?
在碎片化的时代,我们被各种信息淹没,难以静心思考。而快速的生活节奏,则让我们都身心俱惫,时常被紧张、焦虑、迷茫的负面情绪包围,睡眠和身体状态也因此走下坡路,而冥想却能有效地改变我们身心状态。
“冥想”源于梵文的DHYANA,在古代这个词被译为“禅”,顾名思义,这其实是一种与内心对话的禅修。
后来,由学者引入心理学中,并进行研究。研究者认为,冥想是通过身心的自我调节, 建立一种特殊的注意机制, 最终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一系列练习。
冥想有哪些类型?
冥想的类型有很多种,而目前学术界对冥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开放式冥想
开放式冥想强调开放和接纳,要求练习者单纯的观察周围发生与流动的一切,专注于过程中的体验,抛开分析与评判的想法,体验自己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一切想法和感受。
最典型的开放式冥想则是乔布斯练习的正念冥想,也正是在他的引领下,硅谷IT公司的高管对于这类冥想情有独钟。
2.专注式冥想
专注式冥想强调注意的集中,要求练习者将注意力持续的集中在某一个事物上,比如全神贯注于你的呼吸、身体上的感觉,或者外界某一样具体的事物。呼吸冥想、步行冥想则属于这一类。
如陈坤发起的“行走的力量”公益活动,要求自愿者们在徒步过程中做到“止语”和“内观”。不说话其实是关闭掉自己其中一种感官,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专注。
上一篇:有哪些适合初中生用的洗面奶、防晒霜、面霜、乳液和身体乳推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