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北方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如何防控?
晚疫病,马铃薯,可湿性北方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如何防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7、引进防治新药
部分新药对疫霉菌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如银法利、克露(霜克、霜脲锰锌、霜霸)、安克锰锌、普力克(霜霉威、霜灵)、可杀得2000等。
8、药剂交替使用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较多,选择不同成分的药剂应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性。
摘要马铃薯全程植保,有图有真相,史上最全马铃薯病害及防治办法。
马铃薯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块茎,多从下部老叶开始。
叶片受害:初期有一些零星的褐色小斑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同心轮纹,周围有狭窄的褪色环晕;潮湿时斑面出现黑霉;严重时,连合成黑色斑块,叶片干枯脱落。
块茎受害:块茎表面出现暗褐色近圆形至不定形、稍凹陷、病斑,边缘明显,病斑下薯肉组织变成褐色干腐。
防治方法:①选种早熟耐病品种;与非茄科作物轮作2年以上;选择地势高、土壤肥沃的地方种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长势;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气;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枝,减少病源。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代森锰锌,代森锌,苯醚甲环唑,舌喜肟菌·戊唑醇,吡唑醚菌酯。
③营养型杀菌剂进口70%亚磷酸钾喷雾300ml/亩,杀菌防病补充磷钾。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多从下部叶片叶尖或叶缘开始。
叶片受害: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边缘有灰绿色晕环;湿度大时外缘出现—圈白霉,叶背更明显;干燥时病部变褐干枯,如薄纸状,质脆易裂。
块茎受害:表面出现黑褐色大斑块,皮下薯肉亦呈红褐色,逐渐扩大腐烂。叶柄受害:形成褐色条斑;潮湿时有白色霉层;严重时叶片萎垂、卷曲,全株黑腐。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耐病品种;选择地势高、土壤肥沃的地方种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长势;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气;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枝;建立无病留种地,或脱毒种薯,减少病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推广的抗病品种有:同薯8号,克新4号等。这些品种在晚疫病流行年,受害较轻,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2)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做到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3)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4)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霸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800倍液、1:1:200倍式波尔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2、农业防治:(1)轮作换茬:防止连作,应与十字花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和马铃薯相邻种植;(2)培育无病壮苗:病菌主要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因此,育苗土必须严格选用没有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土壤,提倡用营养钵、营养袋、穴盘等培育无病壮苗; (3)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基肥,实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定植后要及时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暂停一年改种其它经济作物。等土质得改善再种,年年种同样的对土质变坏。吃肉好,叫你天天吃同样的肉,你能吃几个月?几年?
上一篇:玉米田里有红蜘蛛该怎样防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