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猪瘟那么严重,市场需要的肉类供应不上,养鸭子能行吗?
猪瘟,猪肉,生猪现在猪瘟那么严重,市场需要的肉类供应不上,养鸭子能行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猪瘟那么严重,市场需要肉类供应不上,养鸭子能行吗?对于这个问题,愚人认为从理论上说是可以的。
一、目前猪肉市场受疫情影响,猪肉价格高,导致消费者转而消费其他肉类食品。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作为我国居民第一消费的肉类食品——猪肉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我国的生猪存栏量目前大幅下降,六月份,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25.8%,这是我国生猪存栏量连续4个月下降超过20%。在市场猪肉供应趋紧的情况下,猪肉的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近期,全国大部分的省份猪价都达到了10元,有领先的,比如广东省,已经达到了12元。
受此影响,市面上的猪肉价格普遍涨到18元/斤,排骨达到了25元/斤,猪肉价格高企,很多市民直呼吃不起猪肉了。因此,部分消费者转而消费鸡蛋、鸭肉等肉食品。
二、人们对猪肉产生了抗拒心理,改变了以往的消费结构。
尽管政府有关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的宣传,非洲猪瘟病毒只传猪,不传人。但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对猪肉的消费还是有比较大的抗拒心理,转而用其他肉类食品代替。因此,今年以来,蛋类、禽类的价格出现了较大的涨幅。
三、养鸭的周期短,效益见效快。
养鸭一般是50天左右可以出栏,目前市场上的猪肉价格比较贵,加上人们对猪肉还没有完全消除抗拒的心理,因此在目前如果进行养鸭,从时间上还是可行的。有专家预测,第四季度猪肉的价格将会更高,到那时候,估计也会推高鸭肉、鸡肉等其他肉类食品 的价格。
四、养鸭风险也蕴藏着很大的风险,投资需谨慎。
一方面,鸭子吃料多,是养殖的第一大成本支出,这需要有一定的技术管理、控制,只有把饲料成本压缩下去,控制好饲料比,才可能实现赚钱。另一方面,禽类养殖最怕的是出现禽流感等病,对疾病的防控必不可少,否则一旦发病,别说赚钱,亏到你血本无归。
我是愚人跳农门,喜欢我的观点请点赞和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国内发生首起非洲猪瘟疫情至今已经接近一年的时间,但疫情对国内生猪市场的影响还在持续,很多地区的产能还在继续去化。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6月份,全国生猪存栏同比下降幅度已经达到25.8%,而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幅度已经达到26.7%。而来自统计局的数据则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猪肉产量2470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5.5%。预计下半年猪肉产量同比下降幅度将进一步扩大,猪肉供需缺口持续拉大,明年产能仍可能进一步下滑。
非洲猪瘟疫情对国内生猪产业是巨大的危机和挑战,对于养猪人来说是一场灾难,但不可否认,对于部分产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尤其是禽业。
因为国内猪肉产量大幅下降,即使猪肉进口量增加,也难以填补缺口,所以,禽肉、牛羊肉等相关产品的替代效应就会有所显现。而在这些产品中,禽肉替代应该最明显,因为性价比最高。当猪肉贵到吃不起,牛羊肉的价格肯定会涨的更高,对于很多人来说,也只能选择价格较低的鸡肉、鸭肉等来替代。所以,未来至少一两年内,国内市场对禽肉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2018年我国猪肉产量是5404万吨,而禽肉产量是1994万吨,假设猪肉产量下降10%,缺口有540万吨,下降20%,缺口将超过1000万吨。对于禽业而言,市场扩容空间巨大。
当然,对于养殖户而言,现在无论是养鸡还是养鸭,只能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比如今年上半年,肉鸡行情相对还是不错的,但养鸡人真正盈利的不多,尤其是2季度,真正赚钱的种禽企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猪肉供应不上必将成为事实。 但与你想法相同的养殖户也很多,如果大量养猪的人转为养禽,估计明年也是养禽业的灾难,这个灾难不是疾病的灾难,是市场大量供应禽肉导致价格暴趺的风险,同时,猪肉也有可能找到国外进口替代。如果今年贸然进入养禽业。风险也较大。因为现在猪肉贡应的政策还不明朗。中国市场大量缺猪肉,政府可能会介入。所以今年大量投资养禽,建议也可以考虑一下这些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我们四川这边的猪瘟确实是挺严重的,就我们这个村都死的死杀的杀有几十头了。但是你要说养鸭赚钱的话可能不太现实,现在农村种了大量的玉米和红薯猪而这两样又是猪种鸡鸭的吃的,猪死了现在农民己经大量的买鸭来喂养,现在我们这边鸭苗已经卖到了七八块一只,可想而知加上喂养本钱和以后大量鸭子上市肯定不赚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