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心梗是一种什么病啊?什么情况下会患心梗?如何预防?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患者心梗是一种什么病啊?什么情况下会患心梗?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体检。高危人群要及时服用他汀或是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预防。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饮食尽量清淡,少盐、少油、少糖、少脂肪,多吃蔬菜水果,多补充优质蛋白,坚持锻炼身体,控制好体重。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尤其避免搬抬过重的物品。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3.注意保暖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或适当防护。洗澡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4.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心肌梗死患者约70%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
既往无心绞痛的患者突然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的患者发作突然明显加重,或无诱因自发发作,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心绞痛发作时伴气短、呼吸困难,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或过速;
冠心病患者或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等情况时都应想到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此外,出现不明原因的牙痛、上腹痛、脖子痛、后背痛、喉咙疼、脚底疼痛等,也要考虑心梗的可能,双耳突聋、脐周疼痛、左腿酸麻胀疼、左上肢无力、嗜睡、乏力、头晕头疼、视力突然下降等症状出现时,都要警惕心梗,最好是在检查时做个心电图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出现心梗时,必须认真对待,患者首先应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喷雾吸入硝酸甘油,若不缓解,5分钟后可再含服一片。心绞痛缓解后去医院就诊。若胸痛20分钟不缓解或严重胸痛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晕厥,应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
我是黄志艳大夫,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如何预防心梗相关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梗,作为一种趋于年轻化的疾病,越来越多的人因其丧命,为何会有这样多的人因其死亡?又该如何合理预防?
为啥患心梗的人那么多?
患心梗疾病的人群越来越多,其实,它和很多方面原因都有相关。
不良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导致心梗的很大诱因:
很多男性患心梗是和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至于说是哪些生活习惯?例如像吸烟、过量饮食、超量饮酒、熬夜等问题,这都是制约心脏健康的不良因素;相对比女性朋友因此患病的风险就会小得多。
对于女性,精神压力也是很大一则因素:
相比于男性朋友,女性的心理压力更大,之前数据有显示,有14.4% 的女性朋友因为精神压力导致患心梗疾病。
如何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
饮食方面:
饮食而言,少盐低脂低胆固醇,严格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防止肥胖和超重。
请勿暴饮暴食,拒绝油炸食品;多吃蔬菜水果、薯类豆类,增加饮水量。
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拒绝饮酒。
运动方面:
对于现代人而言,运动越来越少,懒惰极具加强,从预防心梗的角度来看,运动必不可少,每周建议最少要有三次或三次以上的运动,强度为中高强度,运动时间不得少于50分钟,跑步、快走、骑行、打球都是不错的选择。
生活方式方面:
戒烟限酒,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着凉感冒,保持良好心态和心情。
心梗,一种年轻人高发的疾病,致死率极高,请您合理安排和注意,所有的预防工作,都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为了保证您不被心梗叨扰,请您合理作为。
最后现在科学发达,可以使用专门为老人研发的康兴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一种绿色物理疗法,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原理是通过650nm红色激光照射鼻腔半小时,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粘等问题,亲可以试试,可以您祝早日康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过去心梗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可现在心梗已将魔爪伸向中青年人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竞争日益增大,中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来越多,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1、压力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竞争机制不断加强,中年轻人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2、体力劳动减少:现代化人出门小汽车,进门乘电梯,体力劳动大大减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越来越多。
3、饮食及环境污染:膳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的侵害,也易于引起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紊乱。
综合以上因素,长期如此,心脏的血管壁内皮损伤、血管内膜逐渐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明显加快,这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基本原因。
而一旦出现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节等诱发原因时,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
这样的突发起病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医学界已重新审视心肌梗死的传统年龄限制。
案例
33岁市民范先生独自一人面色苍白捂着胸口走进了湖南航天医院急诊大厅,范先生的表现立即引起了分诊护士的注意,上前询问范先生不适症状后。
分诊护士即刻将范先生安置于抢救室,并启动胸痛绿通流程,十八导心电图显示患者急性心肌梗塞!病情危急!
值班护士小王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并通知介入团队,在急诊科和介入科的协调配合下,由心血管二科·介入科副主任陈树根主刀,争分夺秒的对患者进行抢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