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刘伯温真的是智慧的化身吗?
刘伯温,朱元璋,谋士历史上刘伯温真的是智慧的化身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历史上刘伯温真的是智慧的化身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我们知道,在历史上如果你要找出那么几位,身处险境,却依旧游刃有余的人,那么必定少不了这么几位,诸葛亮、张良、刘伯温、等等。
现在我们来谈谈刘伯温,至于他能否被称为智慧的化身,我们需要看以下他的事迹,才能更好的判断他的能力。
刘伯温在辅佐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创立大明王朝的过程中,刘伯温办了三件大事!
第一是协助朱元璋,运筹帷幄,首战龙江,再战鄱阳,打垮了陈友谅。
第二是挥师东下,平定张士诚,由此东南安定,为大明王朝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第三是协助朱元璋创立明朝,律法上亲力亲为,营建新都、复兴科举、整肃纪纲,为大明王朝的开国及其巩固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正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正是后人对刘伯温历史地位的形象概括。 刘伯温从23岁中进士,到遭受排挤迫害65岁在家乡忧郁去世,这40多年间,他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和具有深邃内涵的政治、军事著作,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
朱元璋在称帝后的第三年,封刘伯温为“诚意伯”。在刘伯温去世139年后,明正德皇帝封其为“太师”,谥号文成。刘伯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其思想、智慧及人格魅力,是后世对其的实力概括。
刘伯温在后世也被传的神乎其神,被称为半仙,可见其定位,是举足轻重的。至于他到底能否被称为智慧的化身,我认为他还是名副其实的!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有其他观点请下方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很多人都把刘伯温看作和诸葛亮一样神机妙算的神人,知天文地理、奇门遁甲、阴谋鬼论无所不精。的确,刘伯温在为朱元璋的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伯温善于权谋、懂人性、知变通,朱元璋称帝前很多经典的战役都有刘伯温的出谋划策。可要说刘伯温能神机妙算、预知未来,并进一步论说没有刘伯温就不可能有朱皇帝,历史的探客并不敢认同。
即使是三国时候的诸葛亮,民间将其传的神乎其神,尤其是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简直演绎成智慧的象征。可事实却是五出邙山并没有建立什么大的功勋,兢兢业业辅助蜀汉多年也没能改变国力日衰的局面。还是陈寿在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比较中肯:“治戎所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与诸葛亮齐名的刘伯温,历史的探客认为其才能甚至都不如诸葛亮,更何谈其神机妙算未仆先知的能力。
三国时期正值乱世能人辈出,郭嘉、司马懿、贾诩、周瑜、荀彧、庞统等能人辈出,所谓乱世出英雄,在谋士成堆的年代诸葛亮能混的一席之地确实不易。反观刘伯温虽然也处于元末乱世,可当时真正有能力的谋士寥寥无几,就连老朱身边比较出名的谋士也就是李善长,这会在元朝连进士都考不中的秀才。刘伯温出身于浙东书香门第世家,自然才华和谋略要比李善长厉害些,可也在为人处世上不及李善长,没有名人竞争自然感觉刘伯温鹤立鸡群的存在。可如果说谋略,历史的探客认为朱元璋的谋略就不下刘伯温,尤其是起能屈能伸、深藏不露、雷厉风行的个人和驾驭将领的才能,刘伯温恐怕再学几年都赶不上。
刘伯温起先是浙江的一个知识分子,以儒士自居,心中也有匡扶济世的宏伟目标。朱元璋起事后,刘伯温和当地儒士宋濂等四人,共同去拜访朱元璋,并在帐下成为一名普通谋士。在朱元璋赐封的34人中,公6人,侯28人,刘伯温有幸列入名单最后一名,得到了“诚意伯”这个颇有用意的称号,和最后一名的尴尬位置。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的心中,刘伯温没有太多实打实的功劳,大概是苦劳更多吧。由于出身贫寒,朱元璋对自己的过去一直较为敏感和自卑,有意强调自己做皇帝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他效仿高祖刘邦“斩白蛇”、“吕后望气云”等手法,大力加强宣传工作。刘伯温懂得谶纬之学,又是前朝儒生,朱元璋便乐意营造刘伯温的“神迹”,树其为宣传战线的一面大旗。故事传的越神,越证明朱元璋做皇帝是天命所归,这些故事在民间传播以后,更是形成多个版本,官方也没有加以阻拦。
上一篇: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出现提供服务前,先听或者看一段广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