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康德怎样在哲学界发动“哥白尼革命”?
康德,哥白尼,这一康德怎样在哲学界发动“哥白尼革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传统形而上学所面临的难题,首先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如何可能?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把理性看成是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而本质则是认识的客体、对象,认为一切知识必须符合对象,所谓“客观性原则”。康德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对理性的批判,首先在哲学认识论领域发动了一场“哥白尼革命”,康德也实现了知识与对象之间关系的倒转。他指出:“到现在为止,大家都是认定我们的知识必须依照对象,在这个前提下进行了多次试验,……可是这些试验统统失败了。那么我们不妨换一个前提试一试,看看是不是把形而上学的问题解决得好一些。这就是假定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这个假定就比较符合我们的期望,我们正是盼望能有一种关于对象的先天知识,对象向我们呈现之前,就确定了某种关于对象的东西。这个设想同哥白尼当初的想法非常相似。”从“知识必须符合对象”到“对象必须符合知识”,康德的这一倒转,形成了他关于对象的所谓的“先天知识”即“先天综合判断”。所谓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意思是对象只有通过理性先天的认识形式才能被我们所经验认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即源于此。
很显然,康德是想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矛盾,避免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各自的片面性、极端性,而且形成了新的哲学观念:我们的知识不仅仅来源于经验,也不仅仅来源于理性,而是感觉经验和理性认识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康德的这一“哥白尼革命”在哲学认识论领域意义重大,他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解决了经验论与唯理论长期争论不休而解决不了的难题。从表面来看,康德“哥白尼革命”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是彻底的,有力打击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康德以后,传统形而上学确实难以立足,正如康德所说,他的“哥白尼革命”的直接后果是“消极”的,因为既然不是知识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知识,那么对象必然被划分为两个方面即“现象”与“物自体”。就理性自身的缺陷而言,它在认识上“永远不能借这种能力超出可能经验的界限”。它只能认识经验的现象世界而不可能认识超经验的“物自体”世界,一旦它想超越,就会马上陷入“二律背反”,即正题反题都成立,陷入争论不休之中。这让我们看到了理性的无能,在理性与“物自体”之间有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一切知识只能限制在经验范围之内,一旦超越了经验,理性就毫无用武之地。这样看来,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对于形而上学来说是“消极”的,但是康德为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牺牲了形而上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观念论──康德:A+B
近代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在探究通往真理的方法,因此「唯理论」提出了普遍的理性,「经验论」提出个别的经验。综合这两种系统,终结消耗性争议的人物,就是康德。这名字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好像还听说他有多了不起,不过从他只是综合了「经验论」和「唯理论」这点来看,似乎也没多厉害。
但是在了解哲学史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整个哲学是由两大核心所贯穿的,那就是「绝对主义-实在论-唯理论」,以及「相对主义-唯名论-经验论」。而前面所说的综合「唯理论」和「经验论」,其实就代表了综合整个哲学的两大思潮。康德为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哲学纷争画下了句点。这位活跃于十八世纪、令人惊叹的人物,最著名的成就就是「观念论」(Idealism),以下简单介绍。
一般都将「观念论」当成「实在论」的相反词。前面提到过「本体论」和「认识论」,「本体论」询问的是事物是否实际存在,「认识论」则是询问如何确定该事物的存在。硬要简单说明的话,「本体论」和「实在论」相对应,「认识论」和「观念论」相对应。
首先,「本体论」和「实在论」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我」身外的事物上。例如,看到眼前的苹果会问「苹果是什么?」「苹果好吃吗?」「苹果有多重?」这些问题所询问的,都是存在于「我」身外的事物本质或状态。
「认识论」和「观念论」注意的焦点,则在「我」内在。例如:我怎么知道这是苹果、苹果怎么会以这种模样出现在我面前等等。具体会询问的象是「我怎么看得见苹果?」「我眼前看见的苹果,真的存在于我身外吗?」等。会对这些貌似疯狂的问题感到奇怪,也是理所当然的。通常我们所熟悉的,是「本体论」和「实在论」。因为这些才符合一般的常识,我眼前的世界,是实际存在于我身外的世界。
但随着哲学的发达,以及对人类意识的深入探讨,眼前世界不是真实世界的想法,也逐渐扩散。而且如果是一个敏锐观察自己内在的人,就会理解到,「观念论」更正确地描绘出真实的世界。如果是一个想知道自己眼前世界真相的人,「观念论」也会对此大有帮助。为了了解康德的「观念论」,我们有必要先思考一下「看」的意义。
看到什么东西,是一种非常单纯而明快的体验过程。严格来说,带有神祕的色彩。
就从很单纯的情况说起吧!假设你的手上正拿着一个苹果。「苹果在哪里?」听到这话,一定有人认为:「这说的是什么傻话,苹果不就在我面前吗?」但仔细想想,「用眼睛看」这个行为本身,好像有点奇怪。「用眼睛看」这个动作,其实是从光源发射出来的光粒子撞击到苹果之后,再反射过来,穿透我的水晶体,刺激我的视网膜。不过到此为止,还不算「看」,后面还有一些必经过程。
光粒子刺激了我的视网膜之后,网膜就会将光线转换为电子讯号,通过视神经将情报传达到大脑去。不是将光粒子直接传送到大脑,而是转换为「0」和「1」的电子讯号,像发送摩斯密码一样,传往大脑。这些电子讯号会沿着视神经,送达大脑。想象一下大脑的情况,大脑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电子讯号却一直不停地传输进来,那么大脑就必须先解读这些讯号。解读完之后,大脑才会将这些电子讯号再向我们呈现出苹果的形象。所以眼前所出现的苹果,其实是我的大脑所制造出来的形象。我们不是直接看着实际的苹果,而是看着大脑所描绘出来的形象。
再假设另一种情况。如果一只正常的蝙蝠看到你手上的苹果会怎样?其实说「蝙蝠看到苹果」这话本身就有问题。蝙蝠应该是「听」到苹果才对。或许品种不同会有点差别,但一般来说,蝙蝠的眼睛退化了,分辨事物靠的是超音波。蝙蝠发射超音波,用耳朵听到反射回来的超音波来掌握外面的世界。苹果是如何呈现在蝙蝠的世界里呢?很难想象!难道说,蝙蝠是生活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吗?因为眼睛看不见,所以世界一片黑暗,不是吗?什么都看不见的世界里,蝙蝠又是如何快速地穿过交缠的树枝间隙呢?蝙蝠彷彿「看」着一个鲜活的世界,在其间穿梭,灵敏地行动。我猜,蝙蝠连眼睛都没有,看到的大概是一个超原色的世界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