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才能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农民,积极性,土地怎么才能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实现种地增收是动力,目前粮食、豆类、蔬菜的价格偏低,农资类工业产品农药、化肥、薄膜、各类农作工具等价格偏高,一低一高挤压了种地的收入,现在的种地是稳赔不嫌的,哪里还有积极性呢?办法是有的,大力提高农产品价格,坚决不让涉农工业商品同时涨价,农民有了收入而且是明显的利润,才能有种地积极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头条邀请!千万别说是重复回答,这个问题讨论过多次了。既然邀请回答,我就交流交流。
个人观点,目前土地分配种植情况下,为什么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呢?根本无法高!只种自己有数的一亩责任田所收入,连养家糊口都费劲,更甭提再发展,或适应当前高消费的生活了。
那么,如何改变和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变土地经营模式
把土地全部收归集体,土地经营仍按集体管理模式。村民以出工干活劳动赚取工值,以记工的方式。最后以出工及工分多少分红利。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二、农民也实行缴社保,65岁以后有退休金。
在退休前,人人完成缴纳社保任务,费用多少可由国家确定,可分次缴可一次性缴纳。退休后领取退休金。
三、对于残疾人、疾病致贫等困难群体、鳏寡孤独老人,国家、集体照顾补贴,负责生活。对于有子女的或失能的老人,由子女负责养老。
四、也可以把土地收归集体,由集体发包。
由集体在实行发包给个人经营,按亩数向国家缴纳税费,剩余收入归个人。没有承包地的农民可以自主创业,打工、养殖等。
五、也可仍以分田到户的模式,以现有人口重新分配土地,大幅度的提高粮食价格,每斤粮食几十元或更高。同时控制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稳定。使农民真正尝到种地的甜头。必定卯足劲地多打粮食,种地积极性肯定会提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民转为农业工人,种地收获的粮食归国家所有,农民每月领取一定的工资,到老年后享受退休待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条件下想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很难。有个不成熟甚至是荒唐的想法不知行不行?把现在在城市买房的人的地收回,当然可以给予适当补贴,(估计得收回很多)然后由农业部牵头以省为单位成立农业集团,以地级市为单位成立分公司,县,乡不设任何班组,每个乡留二至三名技术员,依托发达的网络,下达生产任务,种子化肥等由农业部指定单位供应,种地的农民可凭名字以及种地的多少领取,减少中间环节,农民领受种粮任务后放心种粮,当然必须定产定量定级,所产粮食全部交给国家,所有种地的农民都领工资社保,成为职业种粮人。当然其中还有很多细节以及奖罚措施一时想不出来,希望友友们补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都是以农为本,墨守成规,农村人脱离了农村,就是不务正业。农村土地耕种面积不断缩小,人口却年年增长,再加上生产力低下,种的粮食根本养活不了国人。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农业面貌得到了飞速改善,产量连年翻番,国人再不为吃饭问题担忧,但农业投资和农业收入不成正比,使得农村60岁以下的男女劳力,大部分涌向城市,涌向工矿企业。一个普通劳力,在厂矿工作一个月,就可抵上在家种地全年的收入。所以农村的土地,留给了60岁以上的老人经营,不管收入多少,不撂荒就行。机种机收,农药、化肥、种子,投入不断加大,不计成本,不求效益,为的是对得起国家给的这亩把子地。农民并没有向国家提出过一点过分要求。现在问怎样才能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难道农民种地不积极吗?他们出外务工,完全是因为生活压力,地种的再好,产量也不能再翻番了吧。提问题只能说怎么样让农民减少农业投资,怎么加強对农业扶持力度,这才是根本。提其它都是无稽之谈。就我们这儿来讲,没有荒芜一亩地,虽种地不挣钱,还是种的好好地。那些说土地大量撂荒之谈从何而起。难道让农民全部回农村刀耕火种才算有积极性。农民失业是好事,不是坏事,农民走向工矿,成就了一大批产业工人,农业相反减少了很大人口压力,国家对农民的福利待遇也会相应的提高。双全其美。这难道不好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想把西部省份地市级的房子卖掉,到省会城市买房子,如何说服老婆?公积金还在省会城市缴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