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才能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农民,积极性,土地怎么才能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统一规划,让荒田空宅等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科学管理,多种经营,让农民在家门口打工,有活干,有钱赚,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时下,谈如何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似乎为时尚早!因为,粮食连年增产,各类食品丰富,米面价廉物美,肚子吃得很饱!人们以少吃瘦身为内修,以赚钱逐利为梦想,此时提出如何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意义不大,闲聊尚可!因为不会有人听,更不会有人做!
那么,什么时候谈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好呢?不客气地说恐怕要到饿肚子的时候!只要一到饿肚子的时候,种地的积极性无需提高就会猛地自然增高,全国所有的力量都会放弃不能填饱肚子的钱而转入种地种田,出现热火朝天农业生产和前所未有的农业繁荣局面!但可惜的是,耕地已野树丛生土壤坏死,水利设施已荡然无存,且无种无牛无农具无熟练农业劳动者,只怕是只能刀耕火种了……
但愿上述为天方夜谭不会真地出现!因为党和国家已发出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改变三农面貌的文件,唯愿掷地有声,扭转农村颓废局面,实干兴农,不图表面光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收回自留地土地连片、农业科学机械自动化、生产企业化、与国家企业体质一致施行就业工资制、建全各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农民即改称呼农业生产工人。
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重大改革、同时是一笔巨大的投资、还需要一批精英人才、难度太大但必需迈出这一步!
这样中国农业开始走向新起点一定能唤醒农民的积极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一句话,能让种地的农民象其它行业一样老了退休,有退休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农民的子女有良好教育,有快乐的成长。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目前农村,老年人,年轻人,儿童可分三种情况。第一种,空剿老人带留守儿童,老人起早贪黑的种地。第二种,随儿女进城带孩子,老人挤抽时间回村种地。第三种,儿女进城务工,老人留在家里,省吃俭用,种地为生。年轻人都在城里打工挣钱。老年人一生种地,种地一生,辛苦了一生老了无奈还得种地。年轻人看种地辛苦,种地不挣钱,舍家进城努力打拚想法多挣钱,希望留在城里,闯出一片天。不想回村种地,到老也难得清闲。
假如种地的农民老了能洗脚上田,假如农业也能和其它职业一样,到了60岁以后能有退休制度,能有退休金,农民老了有所养有所依,一定能夠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样的问题在头条多次出现,没什么意思了。三四口家三几亩地你说怎么种也维持不了生活,亩产在高也高不那去,价格高不过农资。收入压不过物价,所以农民从子女教育,善养老人等方面的投资来看比须放弃土地外出打工才你维持生活,所以看来根据当前形势发展很难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敬请谅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题主的问题很幼稚。农民种地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为自己生存及他人的生存;二、是为了利益。
农民种地在满足了自己生存的条件后,就是为了收益。农民在种地收益方面,和其他的企业主一样,当看到种地的性价比太低了,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能激活农民真心种地的积极性。这些年,国家通免除千年的皇粮国税,并且还实行粮补,都促进不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我要是能有什么办法做到,我恐怕就能成为国家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借鉴毛泽东时代的法宝,对农民大讲特讲,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人剥削人,劳动没有高低贵贱,只是分工不同,我们的所有公民公平公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把农民教育好了,就能提高种地的积极性!
上一篇:想把西部省份地市级的房子卖掉,到省会城市买房子,如何说服老婆?公积金还在省会城市缴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