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面对有些学生的挑衅,作为教师应该强烈回击吗?
学生,老师,我的面对有些学生的挑衅,作为教师应该强烈回击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我们的教书生涯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有的调皮、有的甚至像小混混,甚至有故意和你作对的学生,若遇到挑衅,进行强烈回击,最终受伤害的一定是老师。在我们没有教育惩戒权时,我们有的只能是冷静,能教育过来最好,如若不行,那就由社会来教育。必竟,我们老师还是要靠这份职业养活自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您邀请回答。
首先,个人觉得一个教师在任教过程中,没有被学生挑衅是一个奇迹。特别对于新教师而言,很难一下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被学生挑衅是正常不过了。
对于学生的挑衅个人认为教师是需要回击的,因为此时必须要维护教师的地位。但我们队“回击”的理解是需要冷静思考的。如果您与学生发生了激烈的言语甚至是肢体上的冲突,你不也是“学生”了吗?
对于这些事情,个人的经验是
第一,让学生隔离群体。这是必须的一步。其实许多学生对教师挑衅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自己脆弱的小心脏,脆弱的面子。将他们隔离出教室,隔离出群体,他们就没有的原始动力,就会冷静下来,就消除了短暂的冲突了。要知道学生和教师的冲突都是“意气用事”,都是没有利益冲突的。
第二,让学生学会冷静的辩护。学生和教师冲突的根本原因可能就是自己的内心想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认为自己受了委屈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大部分时候,学生还是处于劣势群体的。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地让学生学会冷静表达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问题,这才是重要的。本人一次实际经验,一次某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语言上的挑衅,在让他到教室边的休息室冷静5分钟后,我停下了课堂,和他在教室里面展开了一场各自的理由辩护,让其他学生也同时参与进来,作为评判者。最后并不是成为了一场检讨会,而是演变成对于某一个实际问题的辩论会,挑衅学生在辩论的最后竟然成为了本人观点的支持者。而这个学生至今为止每一个节日都会给我一个“微信”。
第三,教师要放低自己的心理地位。教师要绝对维护好自己的外在尊严,但绝对要放低自己个人的心理地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许多时候处理问题就是从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你上课不要说话,你下课不要打搞,你……我们自己想想自己上学的时候做到了吗?没有!教师心中的学生都是神圣的,都是理想国中的。因此,个人建议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处理“学生挑衅”这些激烈问题的时候,更要让自己冷静思考下,从学生的动机中思考,学生动机的原因。这样才能切中学生的心理“要害”,打中“七寸”。
第四,特殊情况坚决处理问题。我们不能排除一些触犯底线的学生存在。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毫不犹豫地让学校来处理问题。保留好相关材料,保护自己。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班级建立之初,作为教师的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和学生建立好相关事情的规则。许多老师都认为这是形式主义,这是绝对错误的观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更不能有隐形的约束力。“挑衅”自然就发生了,说句极端的话,为什么社会上没人敢“随便捅刀子”?因为有道德与法律的存在,人们都认识到“捅刀子”是犯法的,是要偿命的。这就是隐形的约束力,而没有一个规则的班级,这种约束力是缺失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挑衅?老师面对学生的挑衅!!!什么老师?什么学生?义务教育段的老师对学生是成年人老奸巨猾对未成年人天真烂漫!你是说老师弱智把师生关系处理成了敌对挑衅关系了吗?挑衅就是成年人对成年人师生关系中也不多吧!?题主黑老师呢?如果老师是这样的智力还什么反击?就这韭菜馅的脑袋任学生割韭菜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老师端的正,水放的平,各别刺头挑衅,班里的同学就不惯着他了,同时作为教师,手里可打的牌还有很多,不会用?学生一挑衅,作为老师就和学生打上了,就这么点的境界当老师好意思吗?就算打过了这个,明天还会碰到另一个,如果再没打赢呢,还能在站到讲台上吗,如果碰到挑衅就要用打来解决,还要老师警察,学校的制度和法律做什么,那不是又回到丛林法则了吗?同时作为一些个例不能一概而论,难道有各别学生出错就该放手说学生就该打?那还有各别老师犯罪,就扯上整个教师吗?个案就是个案,不能一蹶而就。可以探讨制定好的规章制度,以暴制暴只会使事态扩大化,是双输的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面对学生的挑衅,作为老师应冷静面对。既然是学生公然对老师挑衅,学生就是有意识的、有预谋的、或师生矛盾长期积累没有及时解决造成的。一般情况下,作为学生,对老师是有敬畏感的,只要老师在对待学生方面,态度不恶劣,行为不过分,学生不敢和老师发生正面冲突。老师面对学生的挑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态度挑衅。面对学生在态度上的挑衅,老师应和善对之,俗话说“不和一般人见识”。毕竟学生是受教育者,阅历少,容易感情用事。老师事后单独约谈学生,了解矛盾的根源,及时“化敌为友”。2、面对学生在知识、能力上的挑衅。世界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能层出不穷。老师不可能应知应会,而学生视野广,接受能力强,在某些方面超过老师很正常。老师面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挑衅,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方面老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发挥自己的长处,能给学生学识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在自己的“短处“要低下身段虚心向学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这样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3、面对学生不怀好意的挑衅。老师面对学生不怀好意的挑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不听的,违纪的给予纪律处理,违法的给予法律制裁,绝不姑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