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子的“谷神不死”这一篇如何理解?
谷神,道德经,万物老子的“谷神不死”这一篇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此处 “谷” 字 很可能 是 “性欲” 的 “欲” 的通假字。
为什么?请看下文分析: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书分上下篇,传世通行本《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
《道经》重点讲宇宙观与自然观
《德经》重点讲社会观与人生观
原句出自《道经》,旨在讨论宇宙观和自然观,即老子试图探讨世间万物运行的总规则、总律令,是对世间万物是如何产生的终极追问。
为什么说“谷” 字很可能是 “性欲” 的 “欲” 的通假字呢,原因有以下两点:
生物学认为任何生命体都是围绕性增值这个中轴来运行的,任何生命体只不过是基因播散的载体。
结合后面的句子分析。“玄牝”被很多学者从甲骨文的原意释义为“掀开母牛的尾巴就可以看见母牛的生殖器”;“天根”在这里指的是老子认为派生万物的“道”这个字的比喻。意思是说道为天根派生天地万物,就像母牛的生殖器代代不断的生出小牛一样。
您可能会说老子怎么会这么粗鲁的表达,其实老子的这种表述出现在生殖崇拜时代,也就是春秋末期孔子提出“男女大防”之前。
把“谷”理解为性欲的“欲”后这回再来看“谷神不死”的解释,“性欲”这个生命“欲”永远不会死,用这个欲来比喻天地内在运动的动力来源,由此缔造了派生天地万物的“道”,以说明“道”是天地最基本成因和天地万物发生演变最基本的动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量炁还在!谷神为炁,炁聚而生,炁散而亡,即为中华元文化的《炁一元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在其所编著的《道德经》一书的上篇“道篇”里,一再提及“道”所存在形象,作用。这一句“谷神不死”之语,其实就是在讲解“道”的作用。整句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因此,这里的“谷”字,被我们这些后来阅读者解释成:一、山谷:两山之夹道或流水道。“谷”字成字于象形,其上就是如刚刚从山体冒出而尚未出川的泉水;二、谷物之用作种子的谷粒。这两种说法,都可以说的通,但后者稍显得从小处作眼。
依据上述所说,我还是赞同把“谷”解释成“山谷”更为适宜。只有这样才能与当时老子生活的年代之人的理解能力更为接近些。由此而来,这句话就可以解释成:那幽静奥妙无边的山谷中所具有的神奇之力(道)不会消失的话,这山谷就永远生养着变化万千,神态各异的生命种类,让那些从谷口进来的人感到神奇万分。也由此可以看出,山谷这种神奇的生殖繁衍之现象就像雌性的生殖器一样。内中所拥有的神奇生殖力是那样的持续不断,永远都很难把它用完。这样,它就是孕育天地万物之本源了。
从这一篇材料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老子无论在解释“道”,或是解释“道之用”,都体现出了他那“仰观天地,俯察诸身”深入细致的洞察能力,以及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那深奥难解的物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谷神是大自然,是根本,是宇宙,永恒不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一章重点在阐明道同自然引喻之关系。
道如幽谷一样,虚无张大,又若存变化,无形之中,孕育自然变化发展,就好像雌性的生殖过程一样。个体(婴儿)在母体中,如天地自然在道的发育壮大变化着。天地之根为谷神之道,若存若芒,似隐似现,变化发展,没有尽头与不会消亡。
所以道若幽谷,像雌性生殖,为天地变化之源头,绵绵不断地变化着,从不停息,演变不会中断,乃道之自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神得一以灵,道生之,德畜之,谷得一以盈,物形之,势成之,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神者精神内守中,纯素之道,惟神是守,不死者病安从来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玄牝者孔德之容,玄同者纯素之道,
上一篇:枣树开花期得了枣疯病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