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扬起教鞭,于心不忍,学生学有所成;放下教鞭,一团和气,教学秩序混乱。你怎么看?
学生,老师,教鞭扬起教鞭,于心不忍,学生学有所成;放下教鞭,一团和气,教学秩序混乱。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扬起教鞭,于心不忍,学生学有所成;放下教鞭,一团和气,教学秩序混乱”很理解作为一位负责任的老师的矛盾心理,真心希望孩子们好,可以学有所成,又为孩子的个体差异所头疼,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听话。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几点:
一是孩子少,从小被溺爱,没有规则,更不知道尊重老师,遵守课堂纪律。
二是新生代的孩子有个性,早熟,他们太懂得家长和老师的心理,老师和家长在他们眼中失去了权威性。
三是老师的教育方式落后,不能掌握孩子的心理。扬起教鞭貌似解决了孩子的问题,事实上没有解决根本上的问题,放下教鞭孩子又乱套了。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是加强家校联合,尊重孩子并理解孩子,建立规则。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只有一个自尊心强的孩子才会对他自己的行为有更高的要求。
二是父母给孩子做好榜样,并与老师加强沟通,让老师对孩子有进一步的了解,以赏识教育为主,惩戒教育为辅。
三是老师要多读心理学的书籍,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对症下药,引导孩子积极向上。当然,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小组,让优秀的小组成员带动组员。用正面的评分制激励孩子遵守纪律,好好学习。有进步的同学及时鼓励和表扬,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与其用严厉的方式让孩子听话,不如试试用正面的方式引导孩子。我自始至终相信,孩子天性是向上向善的,先宽后严,会让孩子变得更好。
我是静静,政务服务工作者,不专业的养老保险知识达人一枚;14岁男孩的妈妈,爱好读书、写作、彩铅手绘。家有青春期孩子,专注亲子交流。
我能提供的价值:1. 养老保险政策解答;2. 彩铅画入门绘画;3. 分享养育孩子过程中所走的弯路以及自我情绪管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谈论这个逻辑是否成立前,我想给楼主分享一些既属于犯罪心理学这块的又属于社会心理学这块的知识。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米格伦尔曾做过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的被试,年龄从20-50岁不等,各种教育背景,从小学-博士。
参与的人被告知这是一个“体罚对于学生学习行为效用”的实验,然后他们被告知自己将扮演老师的角色,且隔壁房间有其他参与者扮演学生的角色,但事实上隔壁的学生是实验者假扮的,所以的被试都是参与“老师”的扮演。
实验开始,实验员告诉老师,他有权利在学生回答题目错误时给予学生惩罚,即老师会拥有一些按钮,分别是不同的电击量:45v-330v,学生反应从抽搐到尖叫再到沉默(表明死亡)不等。
实验预估时,心理学家们认为肯定只有少数人会采高电量(330v)的惩罚,但实验的最后结果却发现,65%的人甚至用了超过450v的电量。
这个实验,真的很值得我们警醒,关于权威的服从,在学校教学的环境里,扬起的教鞭可能起初的发心是好的,但老师这个角色所带来的权威感,可能会对学生,对自己造成伤害。
只有扬起教鞭,严厉,军事化管理,学生才会好吗?
不一定,对吧?
那么我们的老师在担心什么呢?教学评估,优秀生量,升学率,班级排名等
那么这些指标的上升和下降所导向的收益人是谁呢?很明显,是老师自己,对吧。
家庭教育里我们最常宣扬的一句话是:爱他是爱他所爱,而非爱你所爱。
同样,学校教育也如此,如若教师真的为学生好,可能对他们的就不只是注重成绩。
但悖论就在于,这可能会导致班级达不到学校考核指标,亦或是教师收入的下降。
所以,这是一个系统的问题,而非一两个老师的问题。因为教育的作用很多时候它并不是立即显现的,而是要在很多年后才体现出来的。但偏偏,老师之于学校,之于学生,他的作用就是要即刻的体现教育效果。
这种矛盾的所在,不是你我能解决的,我们做不了完美教师,但至少我们要做个真实的教师。这,也就够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规矩不成方圆。
人多了,就该有一定的规则来约束,社会上是这样,学校里也该是这样,哪怕是个小团体也都有一定的规则。
学校是教育场所,有自身担负的教育责任,教师站在课堂教学一线,也需要有维护教学管理的制度规则和方式方法。
如果老师对学生不管不问,不敢批评,不敢约束,不敢制止违规行为,不是学生之幸,乃学生、家庭和社会之大不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古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在原来法律不健全的社会背景下,约束一个人的条条框框并没有那么多,而且当时的执法依据的不仅仅是法律条文,更大程度上要和当时的社会价值观相匹配。前人凭借着,仁义礼智信,孝俭恭谦让,这十字真言,辅以适当的惩戒,让后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作为父母应该知道,在自己上学的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惩戒学生的独门绝技,学生看到老师就害怕,老师说的话无敢不从,慢慢的就养成了,犯错就会挨打的认知。所以能不犯错就不犯错了。
我个人所持的观点,也是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老师可以惩戒。打打手心,打打屁股都可以。这样应该能让孩子记忆更加深刻。
这样做的前提是,第一,老师本身的道德觉悟要高,知道体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而且不会随意体罚学生,体罚的程度要适中。第二,家长要给予理解,配合老师,让孩子确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上一篇:水稻田不用除草剂,有除草妙招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