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炎热的夏天,用蒲公英泡水喝,有什么好处?又有哪些禁忌?
蒲公英,夏季,湿热炎热的夏天,用蒲公英泡水喝,有什么好处?又有哪些禁忌?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陈柑皮,是收藏三年以上的陈旧果皮,可理气健脾、调中和胃,刺激胃肠道平滑肌,促进消化,排肠道积气,增强食欲。
这样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对于养胃,效果翻倍。
搭配二,蒲公英+金银花
——去火消炎,清热解毒,效果加倍。
入夏后,容易上火,导致嗓子发炎、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情况。
用蒲公英,搭配金银花,一起泡水代茶饮,去火消炎,效果翻倍。
蒲公英,具有很好的下火消炎之效,而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
金银花泡水,可疏热散邪、清解血毒,搭配蒲公英,清热去火,效果翻倍。
夏季,火气大的人,不妨选择此搭配,泡水喝,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搭配三,蒲公英+黄桂花
——润肺止咳,清新口气,效果加倍。
肺,怕寒,也怕热,夏季,要注意保护肺部健康。
用蒲公英叶子,搭配黄桂花,做成蒲公英黄桂花茶,泡水喝,可润肺止咳。
蒲公英,可去火消炎排毒,可改善上火引起的口中异味,还可改善咽喉不适。
黄桂花,香气浓郁,可清新口气,消除口腔异味,亦可止咳化痰,温肺除湿,改善咳嗽、气喘等,促进肺部毒素排出。
这两种搭配在一起,润肺止咳,清新口气,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用蒲公英泡水,谨记4大禁忌
禁忌1,一次性大量饮用
夏天,很多人上火,便会泡上一大壶蒲公英水,一次性喝掉。
但是,蒲公英虽好,也要谨记“过犹不及”,一次喝大量蒲公英水,容易导致腹泻、腹痛等情况。
蒲公英的用量,干制品每日10-15g,切莫大量使用。
禁忌2,慢性肠炎者慎用
蒲公英,性质微寒,慢性肠炎者,最好不要用其泡水喝。
肠炎者本身会有腹泻的情况,如果再喝蒲公英水,容易导致腹泻加重。
禁忌3,低血压者慎用
炎热的夏季,对于高血压者来说,也是一个难关。
如果,本身有低血压者,一定要慎重用蒲公英泡水。
尤其是蒲公英根茎,泡水喝有一定降压之效,低血压者慎用。
禁忌4,对其过敏者禁用
蒲公英,是“药食两用”植物,安全性很高,用其泡水,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有极少数人,再饮用蒲公英水后,会出现过敏的情况,如皮肤瘙痒、出现荨麻疹等。
因此,对于蒲公英过敏的人,一定要注意不要喝蒲公英水。
最后,教你自己动手,做蒲公英茶
将蒲公英制成茶,有2种方式:
方式1,晒干
这是就简答的方式了,将蒲公英根叶分离,洗净后,分别晒干。
晒干的蒲公英,阴凉干燥处保存,用其泡水喝即可。
只是,晒干的蒲公英,不容易冲泡,一般需要多泡一会,才会出茶色。
并且,晒干的蒲公英水,喝起来的口感也不是也别好,一般入药用。
方式2,炒制
比起晒干的蒲公英,经过炒制的蒲公英,易冲泡,口感好,更适合泡水喝。
蒲公英叶子和根茎,泡水喝,味道略有不同,因此,分开炒制,分开泡水喝,是不错的选择。
经蒲公英叶子,洗净后,切成段,放入铁锅中翻炒。
当炒出水后,倒掉水分,继续翻炒,注意小火勤翻炒,避免炒糊了。
等到炒出茶香,完全干后,取出放凉,装入瓶子,干燥冷藏即可。
蒲公英的根茎,要注意多清洗几遍,避免泥沙残留。
洗净后,切成5-10cm的小段,在蒸笼中蒸15分钟,取出后自然降温。
冷凉后,放入铁锅中烘炒,炒至颜色浅褐色为止,取出降至常温,即可。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夏季来临,天气炎热,部分女性朋友脸上总是喜欢出油、长痘痘,这很可能就是体内湿热重导致的。而蒲公英有清热解暑的作用,用来去除湿气有着很好的疗效。常用它泡水喝的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以及舌苔发黄,口臭等问题。现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每天大量的时间要盯着电脑或者手机。久而久之会出现眼睛流泪、干涩、红肿等迹象,这时候不妨试试蒲公英泡水。中医上认为:蒲公英味苦,甘,寒,入肝、胃经。味苦可清肝火,对于上火时头晕、眼红、脾气急躁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用蒲公英泡水喝能够起到抑制伤寒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也可以清除身体其他多种细菌的干扰,保障机体的协调,避免出现细菌引发的炎症反应。爱美的女生有空时多喝几杯蒲公英泡的水,能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这是因为蒲公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等,可改善皮肤的营养结构,保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缓解皮肤的衰老。《滇南本草》中记载,蒲公英“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同时蒲公英也有着“尿床草”的称号,也就是说蒲公英有很好的利尿功效,对尿道炎、膀胱炎、盆腔炎等也有着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一、用量要控制好:很多人觉得蒲公英泡水效果这么好,就想当然的加大蒲公英的用量,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如果长期过量食用,会使阳气受损,损伤脾胃从而导致腹泻等。二、阴寒症不适宜服用:蒲公英是一种寒凉的中草药材,如果身体属阴寒体质,体质太虚弱,直接喝蒲公英泡水可引发不良的症状,导致身体体质变得更差,更不利于身体的保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