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说具体点,书法到底是让人认识好还是不认识好?
书法,草书,不认识说具体点,书法到底是让人认识好还是不认识好?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说具体点,书法到底是让人认识好还是不认识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书法讲的是书写的方法。写出别人看不懂的字就根本不须要方法。反正看不懂,胡写乱写也就无的谓。既然讲方法就必须要让人看得懂。不但要让人看得懂,还要让人觉得好,这就须要方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签字笔乱画的,假如宣纸加毛笔,我随便写写都要飞起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写的字谁都不认识,就失去了字的本意。一个真正的书法家都不会信手涂鸦,只有当今邪丑,拿自已也不知所云的狗屎字称为“创新”“风格”用来唬人!因为这类书法流氓就不会写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到底是让人认识好还是不认识好?
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必须要让人认识,不认识怎么欣赏?不认识怎么临摹?(草书除外,但是草书也是有章法的,有规律的,不是你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过去写书法(姑且叫书法吧),是文书,是呈报文件,是承办批示,是交流信函,是作文记事。总之,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平台。所以,至少说每幅字都是让人能看得懂的,能从文字里知道书写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当时还不一定有“书法”这一说。可以这样来理解,“书法家“的称号应从元朝赵孟頫开始,过去的那些“书法”,基本是书写者书写自己的文章,包括书信交往。只是到了赵孟頫,他开始大量抄写古人的名诗名文名句,有时是兴趣所致,有时书写是应朋友之托。
所以“书法家”的称号应该是从赵孟頫开始,直到今天,“书法家“们乐此不疲的抄写别人诗词文赋,虽也偶尔写自己的诗文,但很少。
有人会反驳说:李世民不是让当时的大臣们抄写《兰亭序》吗?错!那不是抄写,是临摹,是学习王羲之的字!
这样来说,赵孟頫之前,那些书写自己文章的人,是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要让人能看懂。
赵孟頫虽然抄写诗词曲赋,也是以别人能看懂为基础。再后来,直到今天的所谓书法家们,都以抄写古诗词为主。所以有人认为看懂看不懂不重要,不需要内容交流,只需要表现艺术,越眼花缭乱越好。
这种鼓吹“艺术至上”的人你忘记了一个法则:要想传播,必须让人认识你写的字是什么?否则后人怎么临摹?你的作品别人临摹不了,还能传播下去吗?传承不下去,你当时再有名气,不也是昙花一现吗?要是真能做到昙花一现还不错,别遗臭万年最好!
所以,真正的好书法是需要传承,是在别人能看懂能临摹的情况下的传播。否则那不叫书法,更不叫好书法,那只是个笑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大家的书写,写出人人都能辨识的字。
书法的产生不是为了艺术,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书法之所以成为书写的艺术,就是因为有了书写的法则,在书写的法度中,使文字产生出美感,具有了艺术性。
现在的一些书法家,对书法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以为书法的艺术性就是要创造。
创造本来是对的,但是要基于原有的基础上。不能是把原来的东西完全抛弃,改头换面,写的是什么东西,谁都不认识。这个责任,我认为应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来负。他们规定的草书参赛作品,必须要有楷书对照译文。鼓励参赛选手创新。一创新,创得连牙齿都吃黄了的老专家,老评委们都不认识草书了。
我给大家列个名单:沈鹏,张海,旭宇,王冬龄,王铺,沃新华,曾翔,张强,邵岩。他们都是极力赞成书法创新的急先锋。他们创新,成不成功先不说,他们还有底子。初出茅庐的学习者,连路都没有走稳,跟着瞎起哄。把个好好的汉字,创得面目全非!
书法要发展,首先得回到文化的属性上。中国书法几千年都是美的,为什么到了我们现在,突然就审美疲劳了?就那么急迫的要改头换面?要创新起码要有基础。基础越稳固,上面的楼层建的越高,这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书协大佬们会不知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具体书法到底让人认识还是不认识好?
写书法,识读是很重要的,比如草书假设没有一定的草符积累,就很难读懂一幅狂草或小草,同样道理,书法中繁体字假若没有一定的积累学习,对于现在的书法作品也是很难理解,由此很多文字书法的识读很重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