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有哪些因诗成名的美食?
荔枝,鲈鱼,莼菜古代有哪些因诗成名的美食?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有哪些因诗成名的美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馒头
这个或许是大家最意料之外的,苏轼的诗歌之中竟然还有馒头的存在?真的有哦!苏轼在《大雨联句》中写道“庭松偃盖如醉,夏雨新凉似秋。有客高吟拥鼻,无人共吃馒头。”这段诗歌其实是好几个人一起完成的,也算是苏轼和苏辙兄弟之前颇为有趣的古诗。苏轼早年的时候在刘巨门下读书,夏天的时候在学舍和同窗陈建用、杨尧咨、苏辙一起做大雨联句。陈建用起句说了“庭松偃盖如醉”,杨尧咨接着说“夏雨新凉似秋”,苏轼对曰“有客高吟拥鼻”,最后苏辙对曰“无人共吃馒头”。所以就有了这首诗歌啦,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首合作的诗歌,不过一般署名还是苏轼哈哈!
荔枝
荔枝应该是大家都能想到的吧!毕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句诗歌是在是在是太出名啦!这首是个是写在绍圣三年(1096),苏轼被扁到了惠州。岭南这一带在宋朝的时候是蛮荒之地,很多罪臣被流放到此地。很多迁客逐臣到这里,都是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苏东坡却不一样。这首诗着实的表现出了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出了吃货的本质哦!作为一个南方人,实在觉得荔枝太好吃了,只是确实有点上火!
橘子
苏轼有一首是个,名字就叫《浣溪沙咏橘》,“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这里的青黄指的就是橘子啦!一夜的霜冻之后,菊花开始凋残,荷花也枯萎,而橘子的叶子和橘子却互相映衬,光彩照人。当然不但好看,还好吃!多好吃呢?“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刚剥开的橘子,芳香四溢,让人惊喜不已,轻轻拨开吃之后,汁水在齿颊间宛若清泉流过。而剥过橘子的手能留香三日!这形容、这才情,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春笋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也是苏轼特别出门的一首诗歌,很多人只知道“人间有味是清欢”,却不知道前面带有春笋哈哈!这首诗歌是苏轼春游时写的,我自己也非常喜欢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话。笋每个季节都有,但是春笋和冬笋其实是最出名的!而春笋非常的鲜嫩美味,我想苏轼一定是在山中挖到了第一场春雨过后长出来的新笋,这才有有味是清欢这一感慨,话说现在是春天了哦!你吃春笋了吗?
东坡肉
这个应该无需我介绍了吧哈哈!毕竟这道菜都是以苏东坡的名字来命名了!东坡肉是苏轼发明的哦,他还有一首诗专门写了猪肉的做法,“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老鼠&蝙蝠
找配图的时候其实想说老鼠这么可爱!怎么可以吃它呢!不过苏轼有一首诗歌《闻子由瘦》,里面提到“土人顿顿食署芋,荐以薰鼠烧蝙蝠。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这里的蜜唧指的是糖沾胎盘里的老鼠,想想都觉得恶心,据说现在有些地方还喜欢这口。不知道苏轼最后有没有吃了老鼠和蝙蝠,不过从这几句诗中,还是觉得他应该吃了。
除了以上说到的美食之外,苏东坡还有很多的诗歌之中,都写到了美食。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短短的几句话,就写尽了春天的许多美味,正是河豚欲上时这句简直不要太美了!“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东坡到底多爱竹笋,他在另一首诗歌中也提到了竹笋和猪肉,看来他是很喜欢竹笋焖猪肉吧哈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说历史上因诗成名的美食,就一定要提莼菜和鲈鱼啦!甚至还有“莼鲈之思”的成语流传至今,引得多少文人雅士想要一品这两样美味。
在《世说新语·识鉴》中记载,西晋惠帝时,留侯张良后人,吴国大鸿胪张俨之子张翰被征辟为齐王东曹掾,因此离开家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来到洛阳。
一日秋风起,张翰忽然思念起家乡的菰菜(茭白)、莼羹还有鲈鱼脍(鲈鱼做的生鱼片),说:“人生贵在顺遂自己的意愿,怎么能为了求得名声和爵位而羁留在数千里之外当官!”于是便命人驾车回家了。(其实是不想卷入八王之乱,张翰回家后不久齐王落败,《世说新语》称赞他有见机的才能。)
为此张翰还专门留下了一首诗,《思吴江歌》:
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结果这首诗歌不仅刺痛了众多文人士大夫的心,也挑动了他们的味蕾。从此莼菜羹、鲈鱼脍成为了羁宦文人间永恒的创作题材。
尤其是李白赞叹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更使“莼鲈之思”成为每个著名文人必写的话题。
白居易《偶吟》写道:
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
而元稹一定是行动派,当白居易还在计划的时候,已经写下了美食评论:
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
中国唐代文人对莼鲈的热爱,还漂航过海,影响到了当时的日本,嵯峨天皇仿照中国诗句写道:
寒江春晓片云晴,两岸花飞夜更明。鲈鱼脍,莼菜羹,餐罢酣歌带月行。
虽然他可能并没有吃过鲈鱼脍,莼菜羹,只是对月空意淫,但足见莼鲈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后世的苏东坡、辛弃疾、米芾、陆游等等都写过莼鲈之诗。
同时诗歌也成为载体,将这两个美食流传至今,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中还专门探寻过“莼鲈之思”提到的这两个美味。
除莼鲈之外,其他诗歌中流传的美味还有!
荔枝
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写道: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于是荔枝这种水果因杨贵妃和这首诗而闻名天下,甚至“妃子笑”还成为了荔枝中的一个著名品种。
后来大文豪苏轼在《惠州一绝》中写道: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做岭南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