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啥有人觉得《兰亭序》没有王羲之的手札精彩和耐看?
王羲之,手札,兰亭序为啥有人觉得《兰亭序》没有王羲之的手札精彩和耐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王羲之一生非常珍贵的两个文物,一个是《兰亭序》,一个是《十七帖》。这两件宝贝一个收藏在安阳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十七帖》因为原帖已经散失,所以只留下了刻本,这些刻本收藏在各大博物馆中,其中以宋拓本为最佳),一个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也下落不明,其中最佳摹本冯承素临写的收藏在此博物馆)。
要比较这两件书法作品,我们可以从他们写作的目的上来看,手札和《兰亭序》他们最终所指向的作用是不同的。
代表王羲之手札艺术水平最高的代表是《十七帖》,《十七帖》所记载的一些内容其实非常的琐碎,也就是他日常给家人给朋友留下的小便条。
比如,《逸民帖》里面,王羲之写道:吾前东, 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等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
其大意是:我以前在东山的时候差不多也看过不少好山好景。我要隐逸之民的想法已经好久了,阁下你最近回我信时怎么对我的想法不与关注,尽谈些不着边际,似梦中的话语呢?没有机会当面表达的向往只情真是令我叹息。仅凭着封书信怎么说的清楚呢?
从上面我们所举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到,《十七帖》的书写,实际上是非常日常化的,是具有私密性和随意性的书写状态。可以说王羲之在写作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这些小便条和几张小纸,到后来会成为人们口中所谓的法帖,从而被无数的人瞻仰、临摹、学习。
也就是说,《十七帖》的写作状态是随意化的,而非艺术性的状态。那么王羲之在这些作品中所渗透的作品意识就非常的少,做作的成分也就更少了,自然而然、随意和洒脱的一面就展露了出来,正是这些日常化,随意性和洒脱性,缺乏作品意识的作品,让他的作品更有了一种天然的自然感,纯真感。
也就从侧面印证了苏轼的说法,所谓的真正好的书法,其实都是无意成为书法神品的,也就是说,“无意于佳乃佳”。
而《兰亭序》的写作场景就比《十七帖》帖要为正式了,王羲之对他、它也更为重视,其中的情绪也更为复杂。
《兰亭序》的书写开始于一次宴会,在这次宴会上,有很多当时的社会名流和文化名人参加,所以这是一场文化盛会。
他们共同推举王羲之来为这场盛会写一篇序文,那么王羲之的书写,肯定不是特别放松和随意,它必然要有自己的主张和意见,也就是说它掺杂了自己的作品意识,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去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虽然历史记载他在写作的时候是喝了一点酒,处在微醺的状态的,但是从书写的状态上来说,《兰亭序》全篇没有一个草字,王羲之并没有像他在《十七帖》中所写的那样,行书和草书相掺杂的书写,而是从开头的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是非常标准的行书,这在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是相当罕见的,也证明了他当时的书写状态有一定的约束性,并没有将他艺术天分自然充分的发挥出来。
因而后世的人们在看到王羲之的书法手札和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时,就会明显的看到这两个书法作品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区别,他们在艺术上可能是水平相当的,因为它们都是王羲之所写的,艺术水平自然不会差。但是他们在给人的美感享受,在带给欣赏者的艺术美感上是不同的。
《兰亭序》具有一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质,而王羲之则是洗尽了铅华,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就像当年他在东床上所展现的那样,是一位自然率真不假雕饰的贵族公子,那么《十七帖》正展现了他人格自然和天真的一面。这就是让处在历史上那个严肃而又让人心生敬畏的王羲之变成了一位自然率真的普通人,从而更让人欣赏《十七帖》的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啥有人觉得王羲之《兰亭序》不如他的书札好?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公认的天下第一行书,其书札写的也很有味道,因为不同的欣赏角度就有这种看法。
一般情况作品的形神兼备,皆为好作品,无论是《兰亭序》还是书札之所以都是妙品作品,即是形神兼善。
对于书札,书札又称手札、信札、尺牍,就是现在的书信。书写时候都有感情融入,实用的文稿,王羲之留下的手札颇多,在晋已经非常时兴,比如伯远帖,十七帖,适得书帖,知欲帖,贤内妹帖,狼毒帖,皇象帖,远妇帖。都是以即兴而书,感情丰富,笔墨随意自然,用字少则十几个,多则百个,用语洁简,用笔洒脱或真行间杂。
蔡伦制造了纸以后, “札”渐渐被纸所替代,而“札”字还是沿用至今。
迄今为止最早写在纸上的书札,即是陆机的《平复帖》。陆机是三国时期的人。明人董其昌在帖后跋曰: “盖右军以前,元常以后,惟有此数行,为希代宝。”
王羲之的书扎妍美流变,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隶书笔意,称为行书鼻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没有人觉得《兰亭序》没有王羲之手札精彩和耐看,进而怀疑过《兰亭序》呢?
首先,王羲之的其他手札也不是王羲之真迹。这些墨迹全部都是唐宋时期的临摹本。而《兰亭序》本身就是摹本,这个不用怀疑,以假的去怀疑假的,没道理。
我们以这些仿作的临摹作品作比较,《兰亭序》在笔法上,远远比其它作品的笔法精妙。书法的核心就是要靠笔法来体现。这个不是少数几个欣赏古拙的人所能否定笔法在书法中的核心地位的。近些年对《兰亭序》持怀疑态度的人,甚至把《兰亭序》精妙的笔法,说成是有人故意在炫技,是在卖弄笔法。而作弊的人,名叫丰坊。一个明代的著名书法家。
上一篇:怎么做椰汁千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