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在做数学题中去发散思维找到数学题的隐藏条件呢?
条件,思维,数学如何在做数学题中去发散思维找到数学题的隐藏条件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话说回来,当你学会梯形面积公式之后,除了考试以外,你在生活中真的用过它吗?
试试看,如果一个小学生已经学过了梯形面积公式,那遇到如下图排列好的钢管(如果比图中码的更高,那就更好了),你问他有多少根,他会怎么算?他会想到梯形面积公式吗?他会认为面积和数数是可以转化的吗?他会联想到梯形面积公式和等差数列其实是一码事儿吗?如果用学校学到的方法能快速解决问题,他会觉得有意思吗?如果钢管没有码的这么整齐,像第二个图,或者比这个还要乱,有会用什么方法呢?
以上谈了我对发散性思维的看法,下面再简单说说隐藏条件。
“这个我也会啊,为什么就没看出来呢?”“别人一眼看出来,我怎么看的跟天书似的?”
很多老师出于时间考虑,不会把思考过程讲出来。有些老师,甚至为了体现自己能力强,“简单”、“easy”、“秒解”成为口头禅,但却不会讲怎么个“easy”法。这只能靠自己来摸索。
比如“一个质数的平方与一个奇数的和等于125,那么这两个数的积是?”从表面上看,条件是“质数”、“平方”、“奇数”、“和等于125”,你可以快速的列出算式却计算不出来,为什么?如果你对质数有比较多的了解,对奇偶也敏感,那就能获得“2是唯一偶数质数”这一隐藏条件了。而这种敏感性其实就是前面说的发散思维中,慢慢培养起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想用发散思维去答题,本质上需要用发散思维去学习。
我认为,数学是多少年来,人类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而创造、归纳出来的一套知识和方法。试想一下,最早的时候有“非发散性思维”吗?现在怎么又没有“发散性思维”了呢?
比如说求一个梯形的面积,这个大家现在都会做的,但以前哪儿有公式?脑补一下,埃及人丈量土地面积(主要是因为法老要收税),那就去数、去拼凑,想各种办法去逼近正确的数值,因为过程中少不了丈量人和被丈量人之间的争论(这决定交多少租子啊),最后得到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这过程中,有固定的方法吗?一开始肯定是没有的,这时候大家的思维模式是发散的。后来,估计是大家也吵的烦了,就逼着归纳出一系列面积求和的算法,自然也包含了梯形面积,这才是该公式的由来。
托四大发明的福,造纸术,印刷术,让老祖宗积累的好东西能够流转下来。大家不必再走弯路,可以快速的学到各种知识。有时因为解题方法其实很多(比如勾股定理,就有几百种证明方法),所以各种教材一般会挑选其中最好的教给大家,这本身是件好事。但往往,大家没有去了解这个方法是干什么用的,没有尝试过自己去寻找方法,没有比较过各方法之间的差异,仅仅是掌握了“老师教的解法”。这就变成“固化思维”了。为什么呢?因为只学习了,思考的不够,所以孔子才会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那么怎么去思考呢?那就要多去问问为什么?并尽量把它搞清楚。一般来说有哪些问题呢?
以梯形公式为例:
-----这个公式的目的?它是解决什么问题产生的?(比如丈量梯形面积)
-----如果要解决问题,我自己会想到什么方法?(比如割成一个一个小块儿)
-----公认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这些方法有什么优劣点?
-----这个公式在推导出来的时候用了什么思路我觉得很好?(通过切割把梯形转换成长方形,本质上是把难的或未知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或已知问题)
-----通过理解“记住”这个公式?
-----试试这个公式能做什么?(做做练习)
-----能不能把这个公式的由来、推演、应用给别人讲明白?(讲明白就真的是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了)
我一直认为学数学要学透了。有句话叫“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看到一个公式(这时是薄的),通过如上一系列发散性思考(此时是厚的),最终再把最精华的东西归纳出来(又变薄了),你就会把这个公式或知识点真正掌握了。
话说回来,当你学会梯形面积公式之后,除了考试以外,你在生活中真的用过它吗?
试试看,如果一个小学生已经学过了梯形面积公式,那遇到如下图排列好的钢管(如果比图中码的更高,那就更好了),你问他有多少根,他会怎么算?他会想到梯形面积公式吗?他会认为面积和数数是可以转化的吗?他会联想到梯形面积公式和等差数列其实是一码事儿吗?如果用学校学到的方法能快速解决问题,他会觉得有意思吗?如果钢管没有码的这么整齐,像第二个图,或者比这个还要乱,有会用什么方法呢?
以上谈了我对发散性思维的看法,下面再简单说说隐藏条件。
“这个我也会啊,为什么就没看出来呢?”“别人一眼看出来,我怎么看的跟天书似的?”
很多老师出于时间考虑,不会把思考过程讲出来。有些老师,甚至为了体现自己能力强,“简单”、“easy”、“秒解”成为口头禅,但却不会讲怎么个“easy”法。这只能靠自己来摸索。
比如“一个质数的平方与一个奇数的和等于125,那么这两个数的积是?”从表面上看,条件是“质数”、“平方”、“奇数”、“和等于125”,你可以快速的列出算式却计算不出来,为什么?如果你对质数有比较多的了解,对奇偶也敏感,那就能获得“2是唯一偶数质数”这一隐藏条件了。而这种敏感性其实就是前面说的发散思维中,慢慢培养起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个初中数学老师来说,我觉得发散思维是相对而言的,都是有迹可循的
1.看你对数学里最基本的公式,定理能否牢记,准备的背出来,这是做题的依据和基础,任何题型都是在此演变出来的
2,认真读题,自己的读每一句话,看看有没有让自己忽略的条件,很多题干中就包括隐藏条件,需要认真分析。
3,量的积累,量变引起质变,在做题的时候多问自己这个题的考点是什么,当做题的时候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更容易挖掘隐藏条件
上一篇:家里猫咪得猫瘟对孕妇影响大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