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你认为该怎样诠释这句话?
母亲,自己的,不嫌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你认为该怎样诠释这句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狗的忠诚不会因为家贫而改变,那人就更不要忘本,对母亲、对家乡、对祖国的忠诚,会始终伴随着我们的生命。那种自己发达了,就嫌弃自己的母亲,鄙视自己的家乡甚至祖国的人,是为人所不齿的。
三、要孝敬父母
子女对于父母的孝道,是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作为子女不仅不能嫌弃自己的父母,更要尽到应有的孝心。“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连动物尚有哺乳之恩义,作为拥有道德的人来说,孝敬父母就更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根本了。
我们从家乡出来,如果有幸功成名就,不妨学习“乌鸦反哺之义”,能够为为家乡和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不仅是在报答母亲和家乡的恩情,更是我们要倡导的美德。
总而言之,正确理解“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这句俗语,对于我们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以及弘扬我们中华美德,是非常有帮助的。母亲节将要来临,我在这里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幸福安康!(end)
欢迎【关注】大象生,专注回答情感、两性、婚姻、家庭等问题。希望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是过去古老的孝道文化,我们也听长辈经常说,并且这句话,在实际的生活中也得到了体现。我亲身见过,有些家里,不是爸丑就是妈丑,还在是生存技能较弱,有的强悍,有的几代人都丑,也有一代丑,下几代不丑,能力不弱。就是这样儿女都得无怨无悔管着养着,没哪一个哪一家把父母抛弃过。在过去六七十年代,生活那么贫困,几乎都养有鸡猪狗猫,在饭食上还是要多少喂点,其余不够的就出去自己找,包括人在内都是如此,鸡狗猪猫都是散养,猫吃老鼠,兔子,蛇,野鸟野鹊,猪狗牛还吃大人小孩拉的巴巴呢,现在这些家禽家畜,都比人吃的还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前苏联彼得市有个20岁的小青年,彼得伊夫,有记忆起就嫌母亲丑,就一只眼还流泪淌水。当邻居告诉他:”他母亲的眼睛是他幼儿时在餐桌上用餐时摔倒母亲扑过去护住了他,但他小手中刀戳瞎了母亲的一只眼。知道后太愧疚了!后来把事情写进了小学课本里,让大家知道母亲的伟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一种孝道和忠心的体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狗不嫌家贫,人不嫌母丑”指的是有畜性的狗都不会嫌弃自己家的贫穷与落后,为人子女就不要因为自己的父母六根不全,瞑目无知,就忘恩负义嫌弃自己的父母。而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在生命中始终做到不离不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儿不嫌娘丑”这句话的含义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父母给的,身体是父母养的。那怕家里一无所有,家,终究是我的家,是命运和环境所不能改变的。作为儿女的我们永远都不会觉得自己的亲娘有多难看,因为我们从呱呱坠地到依依学语,由爬到走、读书上学、工作生活、结婚生子,爸妈一直都为我们任劳任怨和无私的付出。在我们长大的同时,爸妈身体也渐渐地被岁月无情的摧残,而后身患各种疾病,这个时候我们更不应该嫌弃自已的父母。这是人的本性也是道德的标准,应该像小时候父母陪伴我们一样对待他们,因为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百善孝为先”。
“狗不嫌家贫”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过去农村里的人大多经济不富裕,靠种地为生,大多数人家都会养狗,来看家护院。那个时候生活条件不好,人都没什么好吃的,何况狗的食物就不用说了。但是,狗不是因为家穷吃得不好而弃主人而去,依然为主人家看好大门。这就是“狗不嫌家贫”。到了现在物质丰富的今天,狗的本质也没有改变,对主人依旧不离不弃。
总而言之:“儿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告诫作为儿女的我们,要有感恩之心,一是“孝”,二是“善”,惟有孝行、善行能得到上天的庇佑。常回家看看父母,既保持了亲情又体现了孝心,还延续了无止无尽的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