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请问汉文帝为什么容许民间铸造货币?
货币,铸币,汉文帝请问汉文帝为什么容许民间铸造货币?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贾谊进谏也没能阻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民间私铸钱币,看起来不可思议,其实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古代货币跟今天的货币不一样,今天的货币,其“价”和“值”是完全不对等的,古代则不一样,货币的“价”与“值”是对等的。只要做到“价”与“值”的对等,货币其实就跟其他商品具有同等属性,官铸和私铸之间的壁垒,就可以基本消除。
事实上,汉文帝的民间铸钱,刺激了民间资本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水平的大幅提升,也使货币本身的质量,在市场竞争体系下得到提升,对汉初孱弱的经济推动作用非常显著。虽然民间铸币,导致一些新问题的产生,比如从铸币中获利的不是国家,而是吴国这样的铜矿产地国,但这都不是主流,要看到它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有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汉文帝时期的钱币成色,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好的,这就是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古代货币的“价值对等”属性
“价值对等”不适用于今天,比如面值一百元的纸币,其制造成本可能仅仅一毛钱,实际上我们是用一毛钱的“价”,交换一百元的“值”。这个规则能够被接受,需要强有力的国家信用,是现代经济学理论。
古代做不到,所以那时候的货币必须价值对等,也就是说,一文铜钱,它的生产成本除了少许利润外,它的“值”就是一文钱。所以,古人交易,通常用称重量的方式,不一定一枚一枚地数。
那么市场上为什么又出现大量“劣币”呢,很简单,利益追逐的结果,往铜里面掺入大量低质金属,如铅。掺入铅的比例越高,获利越多,比减轻重量更隐蔽。
这个做法不是因为民间铸钱的结果,事实上,这个情况官铸钱币更容易出现。
汉文帝为什么允许民间铸钱
正因为古代货币的“价值对等”,只要制定好标准,在律法框架内执行,无论是私铸还是官铸,都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不会引起经济动荡。这是大前提。
汉文帝看到了秦朝货币的弊端,官铸货币的笨重和质量不佳,导致货币流通不畅,不利于促进经济繁荣。这东西如果让政府解决,需要相当的投入。而当时西汉政府还非常穷弱,恢复农业生产是要务,铸币需要铜矿开采、冶炼、铸造等一些列系统工程,对经济基础薄弱的西汉政府来说,有点勉为其难。
汉文帝允许民间铸钱,等于把这个系统工程,交给了民间资本,国家通过法律界定规则,有效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应该说,这个政策的出台,有迫不得已的成分,但也显示了汉文帝超前的经济意识和高超的政治才能。
虽然,民间铸币初期,导致了短暂的通货膨胀,但毫无疑问,汉文帝时期经济迅速发展,民间铸钱,为开创“文景之治”立下了大功!
贾谊的发对理由
当时对汉文帝允许民间铸钱的反对声比较大,不光贾谊,他们的理由概括起来大致有四条:
一、民间铸币影响农业生产,得不偿失;
二、私人铸币会将人民导向逐利,不利于道德建设;
三、民间铸币与祖宗成法相悖;
四、钱币是君主权力,民间铸币等于让老百姓跟君主分享君权。
这四条理由,除了第一条,勉强跟经济挂上钩,其它三条跟经济毫不沾边,纯粹是大臣们不懂经济学,胡乱拿政治需求,强行扣在经济活动上。所以,汉文帝认为这些说法,根本没说到点子上,不予采纳。
即便是第一条,贾谊的担心也是多余的,本来铸币的利润也没那么高,否则就做不到“价值对等”了,况且它还需要矿产资源和大量资本介入,并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就能够从事的,农民该种地还得种地。
还是汉文帝眼光独到,他允许民间铸钱,但绝不是放纵,与政策配套出台的还有一些列法令,主要包括钱币的样式、重量、成色等。这法律框架下,都可以通过民办官督的方式铸钱。果然,此后汉文帝一朝的钱币,质量越来越好,数量越来越多,极大地拉动了经济发展。古人不懂,今天我们都知道:这叫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汉文帝"监督着民间铸造货币的,也就是说有民间铸造,而国家应用。就象我们今天的土地,说的是开放包给了每家每户,实际上还等同于每家每户的农民,在国家和政府们的调控中为国家作贡献一样一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短暂允许私人铸造钱币导致物价飞涨,随即停止私人铸造钱币;吕后当政时期,国家制造的铜钱为了防止伪造,几年换一个钱币样式,国家制造的钱币都不够标准(重量轻),借此可以获得很大利益,也给了私人偷偷铸造钱币牟利的空间,(主要是重量不够,另一个是掺杂其他金属,以次充好)各种货币充斥。汉文帝时期经济繁荣,加强货币流通量以活跃经济发展。(汉初使用的秦半两)
汉文帝为何允许私人铸造货币?
汉文帝是想利用市场手段,允许私人铸造铜钱,国家批准,国家定制钱币标准,国家检验成色,成色不够的要受到处罚,这将地下私人铸造钱币表面化,非法利益合法化,国家还可以收税。(汉文帝剧照)
商人或者利益集团(主要是分封王)为了让更多的人使用自己的钱币,获取更多的利益,必须提高自己铜钱的质量,以期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也挤压了私人铸造钱币的利益空间,良币驱逐成色差的货币。大宗的商品交易一般会将铜钱用称量工具称重,而不是按照钱的数量,这也是商品交易中形成的自我保护方法。只有质量好的,成色够的铜钱才被民众普遍认可,那些成色较差的货币自然被挤出了流通领域。(吴王刘濞剧照)
汉文帝对私人铸造钱币还是有所防范的,他的宠臣邓通就被赐予一座铜矿山,可以铸造钱币,看似是私人铸造铜钱,其实这也是汉文帝对私人铸造钱币的一种市场干预,控制市场行为,是一种隐性国家控制铸造钱币。私人铸造铜钱经过市场的磨合后,吴王刘濞制造的吴王铜钱和邓通铸造的邓通铜钱占据市场的各半壁江山,铜钱成色够,市场的流通性增强,活跃了市场经济。(邓通剧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