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生》中的高加林会东山再起吗?
人生,东山再起,的人《人生》中的高加林会东山再起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再说说现实生活中两个人,截然相反,演高加林的周里京,是那么专一的人,而演巧珍的吴玉芳,则在出名后,抛弃了初恋,选择了地位更高的江嘉良,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阿白读书】《人生》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路遥先生的成名作。当年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
故事是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为时代背景,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高中毕业后,一心渴望跳出“农门”,为此他在彷徨中不断挣扎、努力着。尽管如此,政策的约束、时代的局限,最终他还是被谴回了农村。
路遥在小说的最后篇章著明“并非结局”四个字。显然故事结束了,故事里的人生并没有结束,毕竟当时的高加林才24岁,甚至可以说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那么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路遥笔下的高加林后来究竟会不会“东山再起”呢?我认为会的,以下从两点做下简述。
01 不计前嫌的巧珍,又给了他一次“绝地反击”的机会
农村姑娘刘巧珍,漂亮、天性善良,是高加林去县城工作之前的恋人。
但随着高加林在县城事业的风生水起,心性高傲的他不再满足一辈子待在这个小县城。
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为了自己更广阔的人生前途,他最终选择抛弃了巧珍…
小说的结尾,高加林被谴回农村后,巧珍非但没有埋怨高加林的忘恩负义,更没有因此对高加林怀恨在心,而是“以德报怨”在支书那里为高加林重新求得教书的工作。
而其实在高加林进县城参加工作之前,他就是在村小学做了三年的民办教师。按当时他的想法,是把民办教师作为跳板,转而做更有意义的工作。
如小说中所说:
虽然这几年当民办教师,但这个职业对他来说还是充满希望的。
几年以后,通过考试,他或许会转为正式的国家教师。到那时,他再努力,争取做他认为更好的工作。
毫无疑问,民办教师在当时是有机会考取国家教师的,以高加林的才华在考取国家教师后,完全可以选择其他他认为更好的工作。
重新被谴回农村后,相当于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而已。
02 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改革初期的80年,一切都呈“蓄势待发”的态势
通过小说,我们不难发现,高加林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在改革初期,80年左右。
老话说,“万事开头难”。改革也不例外,况且改革本身就是一件打破传统,更加难上加难的事。
以高加林的志向,教师绝对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他最大的爱好是写作,进行文学创作。而此前他在教书的三年间,就已经通过自身努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正如小说中所说:
亏得这三年教书,他既不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有时间继续学习,对他喜爱的文科深入钻研。
他最近在地区报上已经发表过两三篇诗歌和散文,全是这段时间苦钻苦熬的结果。
对于一个有目标有理想又有行动的人来说,他缺少的仅仅是一个让他施展才能、绽放才华的平台。
而80年代的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经商还是持续文学创造,他都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至少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对于自控能力极强且有很心计的人来说,机会面前,他绝不会退缩。
毫无疑问,高加林就是这样的人,而“蓄势待发”就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多年后,路遥在面对评论界关于“恋土情节”的质疑时曾说过:
站在今天来阔谈高加林的这一问题当然容易,连街头卖菜的大娘都知道他未必就一定要回到土地上去。
高加林虽然回了故乡的土地(当时是被迫的),但我并没有说他就应该永远在这土地上一辈子当农民。小说到此是结束了,但高加林的人生道路并没有在小说结束时结束。
显然,对于一个有思想、有才华又有志向的年轻人,高加林是否会“东山再起” 还是要由社会发展和生活走向说了算。
某种程度,同处陕北农村,同样酷爱写作,同样有才华的陈忠实、贾平凹,他们后来的文学成就或许可以作为高加林日后能否“东山再起”的最好参照。
-END-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阿白读书】热爱读书,感恩生活。此刻愿与你共同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不存在什么东山再起的问题,除非像红楼梦一样写续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会
上一篇:贵州有哪些美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