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的言论中常提到“天命”,孔子所谓的天命是迷信吗?
孔子,天命,迷信孔子的言论中常提到“天命”,孔子所谓的天命是迷信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知先人探求知识的局限性,也应知自己学习古人的片面性。人在遇着知识时,因未知产生的神秘感,也易迷信自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一生不谈鬼神,他说的“天命”是指自然规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按《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即孔子被围困在匡地,说:“周文王已经不在人世,周礼文化不就在我这里了吗?如果上天真要准备消灭这文化,那么后来人也就不会获得这种文化了。如果上天不愿消灭这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 为天下继承与传承周礼,这就是孔子的“天命”
孔子之天命更多强调的是一种使命。而对于这种使命孔子是有一份大自信的。当孔门叛徒公伯寮栽赃陷害子路时,孔子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当孔子在宋国遭遇桓魋刁难时,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在现实面前,我们往往会无能为力。对于命运的安排,我们一样会身不由己。凡事只可尽力,不能强求,孔子岂能不解其中之道。 人言儒家进取,但孔子也讲权变。也讲现实之局限性,亦即“命运”之说。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孔子说:“可以在一起学习,未必可以走同一条道路;可以同走一条道路,未必可以一样有所坚守;可以一样坚守,未必能有同样懂得权变。”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说:“我主张的道,如果行不通,就乘坐木筏去浪迹江海。)
孔子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平生所言所行,所传所倡均在教人当下用力,而不是以功利性为目的的强取。孔子曰:“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强调的也是使命感,而不是直奔主题为“穑”为“顺”。对于结果,我们是不能掌控的,因为,那是“老天的事”。
按《论语·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即孔子很少谈到利益,但肯定命与仁义。 儒家所讲的“尽人事,听天命”就是在强调了一个生命的必然和偶然的关系。使命是必须担当和履行的,这是“必然性”。而在履行使命时,又有不可为之现实局限与阻挠,这是“偶然性”。我们当行之所必行,至于命运如何安排,已经不重要了。这为“天命”不可分割的两个面。这就是“天命”之于人的全部意义。
所以说,孔子有自信,有正信,就是不迷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为心,天命即心命,心灵命则运l要心灵必须从克己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迷信,反而是很科学的。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知命后,智慧大开,凡事合乎天理自然之道,潇洒自如又能处处符合中庸之道。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不知命,要想成为一个正人君子都很困难,更何况是学佛修行。人道成而后佛道成,修行一定要能安身立命,安居乐业,安心办道;有能力者更要出入庙堂,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修行的终极目标要能了生脱死,解脱自在,成佛作祖。
知命改运,易经八字很科学,越研究越是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其实人人都应该学一点易经八字,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文章部分内容来自于灵芝师姐微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迷信,是叫有自知之明!
孔子在《论语》中,曾回顾自己一生每个年龄节点的收获,并自我总结说: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的五十而知天命,是说,自己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才终于知道,上天派我来世上一遭的使命是什么了!就是让我教书、整理经典的,而不是让我当大官成就大业的!也就是说,在官本位思想的支配下,他认为自己胸怀天下,德才兼备,一生却没能封侯拜相,不是一个成功者!
实际上,时势造英雄,古今一样,中外同理!孔子生在春秋末期,当时,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各诸侯国崇尚武力,梦想霸业,这是那个时代的大势所趋。而他崇尚仁爱,讲究礼乐,与那个时代需要背道而驰,所以即使他周游列国,也不可能受到重用。
上一篇:风光储微电网孤岛运行时,光伏发电是供给负荷还是让蓄电池储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