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苏东坡让道的故事教会我们怎样写对联?
苏东坡,农妇,夫子苏东坡让道的故事教会我们怎样写对联?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苏东坡让道的故事教会我们怎样写对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故事我的理解是:不能小看别人。谁能想到一个乡野民妇能说出:一担重泥挡子路,这样有才华的上联。幸好遇上了苏东坡才有了 两行夫子笑颜回 这个千古佳话。
在此把我欣赏的一副对联也晒出来:这就是清末李鸿章大人书写的。
上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下联: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
横批:平安是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苏轼让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绝对不能看不起别人,他怎知一个乡村民妇有如此高的聪颖知慧:
一担重泥挡子路
两行夫子笑颜回
苏轼虽然对了下联,但心有余悸。
所以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如万船皆下品,品为首德尚。拿现代人话说三观必正,国家兴也,民悦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一故事教会我们,不论吟诗和作对都来源于生活,只有用心去观察,眼前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皆可成诗成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故事真假无从考证。苏东坡一次郊游,见到很多农夫在泥塘挑泥。因为,大雨冲来的淤泥撒放到地里有肥田的作用,使庄稼长的更好!苏东坡便信步走到一条田埂上,迎面碰上一位挑泥的妇女。二人相对,各不相让,苏东坡想:“我乃读书人,农妇应该给我让路”。农妇想:“我挑一担重泥,挡道之人没一点眼巧,才不理你”。这时苏东坡出大言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乃读书之人,你当让道于我。农妇有点生气地说道:既自称读书人,当能对对?苏东坡说:胸藏斗牛,当然能对!农妇脱口而出“一担重泥挡子路”,泥挡路你总不能让重泥给你让路吧!苏东坡一听,惊了,半响无言以对。两旁挑泥的人看着他的窘态大笑起来!。苏东坡见两旁挑夫都笑自己无知,赶忙借梯下台,对了“两边夫子笑颜回”。虽对了下联也感觉有些惭愧,心想,村野之中竟有如此有文化的农妇,再也不敢等闲视之,作出如此狂态,丢人现眼了。遂脱鞋袜下水田拱手让路了。礼不下庶民的观念,今天总算给苏学士释译了。
一壶贮酒喜相逢,
两语不合心已远。
李白因政治包袱落空,心灰意冷。好友送的一葫芦酒走在半道上给喝光了。喝完酒诗人有些力不存心,睡在山坡上。不知道谁看见大诗人李白的窘态。写出:目垂是个睡,酉卒是个醉。李太白怀抱酒葫芦在山坡上睡,不知道是醉还是睡?
上一篇:如果自己有30万把他放在余额宝里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