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文豪很多,为什么苏东坡格外被追捧?
苏轼,东坡,他的中国文豪很多,为什么苏东坡格外被追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文学上的天才很多,但苏东坡明显得到了比其他文学天才更高的推崇。
是因为他的真性情?因为他的人格魅力?还是别的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抱庸凑个趣来。
苏东坡是才子的代名词,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在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历史天空,东坡先生红了上千年。成功之人自有过人之处,苏东坡一枝独妍长开不败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我想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多才多艺。人有一技之长即可傲行于世,东坡先生却是诗书画三绝兼于一身,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全能型运动员”。谈及东坡才艺,离不开以下几个关键词:①唐宋八大家。②开一代豪放词风。③书法。④绘画。⑤苏堤。⑥乌台诗案。⑦东坡肉。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贤臣干吏、历史名人、美食家,这就是立体的苏东坡,够不够华丽?
二是世人推崇。后人论及文人,似乎口径都很统一,对苏东坡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董其昌评其《赤壁赋》文章及书法,“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燮星期《原诗》评价为:“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更过分:“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抱庸认为,东坡诗不胜陆游,词不出稼轩,书不压蔡襄,画不及张择端,政不如王临川,但因诸艺兼通,所以总评尤佳,其中可能也有后人过于吹捧拔高的成分。
三是得益于教科书。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科书中,收录了苏东坡较多的诗文,其中诗歌4首――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而词作更多,仅初中阶段就有5首:<记乘天寺夜游> <水调歌头> <江城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另外还有赤壁赋、石钟山记等数篇散文。对艺术每个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如此密集的灌输度,苏轼想不出名都难。只能说,当初这些编印教科书的专家学者,有不少“东坡粉”。
抱庸浅谈。(图片均自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就多,质量高,性格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历史,光华灿烂,这其间出没的文化墨客数不胜数。为何苏东坡独得众人追捧?
有书君认为,这得益于苏本坡的文学贡献和豁达个性。
一、 苏轼的文学贡献。
1、 “廷臣无出其右”。
苏轼才华纵横。他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宋孝宗在为东坡文集所写的《御制文集序》中称他:“一时廷臣无出其右。”这位皇帝老儿认为苏东坡的才华其他大巨都比不上。
苏轼的才名不仅在当朝传扬,在辽、西夏、高丽等国也早已广为传颂。
在一次外交宴会上,辽国使臣刘霄高声朗诵:“痛饮从今有几日,西轩月色夜来新!”并热情邀请苏轼满饮杯中之酒。
苏轼不无惊异地写道:“虏也喜吾诗,可怪也。”
可以说,作为北宋艺术才华最全面之人,苏轼对增进宋朝与周边各国的文化与情感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
2、 苏轼的文学贡献。
我们都学过宋词《明月几时有》,也听过由这首词改编的歌曲。这首朗朗上口、意境深远的词就由苏轼写就。
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其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几千年后还被国人诵唱。
苏东坡的豪迈词风,转变了词的文学地位。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
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他强化了词的文学性,弱化了词对音乐的依附性,为后代词人指出“向上一路”。
正是在他的倡导下,宋词的体式和内容得到了很大的扩展,使得宋词得以与唐诗一并发扬光大。
二、 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有句名言:“守其初心,始终不变”。他在曲折坎坷的一生中,始终泰然自若,豁达乐观。
正如他在其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所描绘的那样: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苏轼四十三岁时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在黄州,苏轼住在江边的一间简陋小房里,没有积蓄没钱吃饭,苏轼不得不亲自下地耕种。
面对生活上的窘迫,苏轼并未将身外之物的多寡看在眼里。江边小屋他住的十分快活,黄州贱如泥的猪肉他也吃的津津有味。
还给后人留下著名的“东坡肉”食谱。
重回朝堂后不久,苏轼因新旧党争再次被贬,当时的他已经是个五十九岁的老人了。
在被贬的路上苏轼还曾写诗表扬自己“浩然天地间,唯我独也正”,到达惠州。
面对前来迎接他的惠州百姓,苏轼大为感动“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绍圣四年,时年六十二岁的苏轼再次被放逐到海南儋州。
上一篇:“挖煤猫”(暹罗猫)怎么样?好养吗?据说它是小话唠,而且长着长着就糊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