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字经》、《弟子规》到底是封建糟粕,还是文化瑰宝?
弟子规,糟粕,三字《三字经》、《弟子规》到底是封建糟粕,还是文化瑰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字经》、《弟子规》到底是封建糟粕,还是文化瑰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古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需一概吸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字经》、《弟子规》是我国的传统童蒙读物,教导人从小开始崇学向善,遵守规矩。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正能量故事都来自这两本书。如果连这些书都成了封建糟粕,那么,还有哪些书可以称得上是文化之宝?
先来看看这两本书,《弟子规》是仿照《三字经》的模式,两者都采用三字一句结构,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属于童蒙读物。唯一不同的是两本书的成书时间,《三字经》成书于宋代,《弟子规》从清康熙年间开始流传。这两者都属于正能量的读物,教育孩子要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养成良好的文化和做人的习惯。
认为《三字经》和《弟子规》是封建糟粕的人,要么没有系统读过这两本书,要么认为这两本书成书于封建社会,必然属于封建思想的读物。不可否认,封建社会的确产生了许多思想糟粕,诸如三从四德、君权神授等等。但是这两本童蒙读物,却很好地保持了正能量的教育成果。如果把它们划入封建糟粕,显然是错误的。
现在我们提倡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去伪存真,让正能量的传统文化读物继续发扬光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小就过读《三字经》《弟子规》等书,自问也没把我读傻。世上很多人与事不是非黑即白的,还有灰色。尽信书不如无书,融汇贯通才能为己所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封建社会产生出来的东西,受约当时的历史条件,肯定有缺陷,所以现在的人不要死搬,要留好去污地对待这些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说结论。《三字经》是文化瑰宝!《弟子规》却是封建糟粕,还不仅仅是一般的封建糟粕,这本书起初的用处就是用来驯化奴仆的,是封建时期贫农的精神枷锁,和《三字经》没有可比性。
《弟子规》是封建糟粕,祸国殃民!
《弟子规》是封建糟粕,祸国殃民!
《弟子规》是封建糟粕,祸国殃民!
《三字经》的出处
《三字经》写于南宋末年,作者王应麟。
王应麟,十九岁中进士、1256年举博学鸿词科宋理宗亲策进士、目录学宗师巨擘。
《三字经》成文后不久,因为其中涉及到的文学、历史、哲学、地理、人伦等广博的知识,扬名四海,成为和《千字文》齐名的蒙学教材。
《弟子规》的出处
《弟子规》写于清初顺治年间,作者是秀才李毓秀。
相比王应麟的传奇人生,李毓秀的经历可谓平平无奇。但我们不可以出身论英雄。李毓秀在普通人当中,也算是有知识,有才华。但是相比人才如过江之鲤的华夏,他确实排不上号。
弟子规成为后,尽在李毓秀教书的地方都少量传播。而这本书,不说很多内容直接抄袭《三字经》,它的主要读者是古代贫农。为了让这些没有耕地的贫农做安安饿殍,于是用《弟子规》这种精神鸦片,让农民安于底层。
这就好像印度人,总是用百万宗教的精神鸦片,将百姓强制划分为四个阶级,贱民生生世世血统卑劣,永远沉沦在社会的最底层。
总上,《弟子规》起初,就是封建社会,地主压迫农民的文化教材。
作者李毓秀,是地主的帮凶。
《弟子规》是日本侵略者推广的结果
《弟子规》起初影响范围小,直到日本侵略者入侵东北。
近代中国神州陆沉,日本在东北后建立了伪满洲国,日本侵略者大量印刷《弟子规》,想要以此来荼毒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印刷《弟子规》广为宣传的机构是伪满洲国旗下的万国道德会,魁首就是大汉奸“王凤仪”。
如下图,《弟子规》是被点名的伪满汉奸读物。
弟子规从来都是给成年人读的,试图以此荼毒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使他们心甘情愿编程奴隶。
不仅,你看多少传销组织都学习《弟子规》。
中国人已经站起来了,请不要拿着《弟子规》又跪了下去。
《弟子规》的倡导者其人——陈大惠
陈大惠其人,素来倡导《弟子规》,对外自称是前中央电视台某节目主持人。
可实际上,中央电视台历年主持人名录中查无此人!
恍然连篇,妖言惑众。
不是出家人,却白衣说法。
释迦牟尼佛说:“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说得就是陈大惠这帮人
《弟子规》的恶劣影响还在继续
陈大惠等人宣扬的《弟子规》,一时得逞了。现在,全国各地都被《弟子规》污染了。多少老百姓明明只是想了解正常的国学,偏偏被他们引入歧途。
不是祸国殃民又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