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洋务运动的失败和卖国条约的签订就真的只怪李鸿章一个人吗?
洋务运动,北洋,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失败和卖国条约的签订就真的只怪李鸿章一个人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签了字,就得负责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必须明白,国家是爱新觉罗的天下,不是李鸿章的李家天下。二,清国的掌权人是慈禧和皇帝,李鸿章只是奴才。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奴才有权卖主子的土地??有权赔款??四,中国人到现在还是奴才像,不论什么错事,坏事都怪下属,而下属在中国一般反抗的不多,很少,很少。五,奴才咬奴才,这就是我中国人极其错误的奴才观点,已定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里了,所以奴才狗咬狗。
如果本人理由不充分,希望各位网友大力探讨。谢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英雄千千万,天天去炒洗一个卖国贪污犯有意思吗,经常自比德日首相称伟人,可人家德日首相俾斯麦和伊藤,能让国家强大卖国条约没签一个更别说拿回扣了,李却签了3o多个还拿回扣,人品人格你懂的,内战屠夫外战懦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可能只怪李鸿章一个人,李鸿章虽然是晚清权臣,但他个人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而且这两个事件的主体是“清政府”。
先说说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东施效颦”式的自救运动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政府清醒了一些,也冲击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观念,清朝的一些官员就开始了对比和思索,感觉到国家该进行一场变革,否则就真完了,于是乎,“洋务运动”就出现了。
但是这场“自救运动”并没有使得清政府崛起,反而是以失败而告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点:
其一:洋务运动实质上是清政府官方想通过学习西方来维护封建统治的一场行动,就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西方有先进的工业技术,学过来;西方有威力大的坚船利炮,学过来。这么做实质上就是一种“东施效颦”,学民主国家的东西来维护封建统治,就是去改变“表”,而没有意识到改变“里”才是重要的。
其二:清政府内部的分歧。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恭亲王奕訢、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但清朝官员中并不是都支持洋务运动,还有如倭仁、宋晋等守旧派大臣反对。所以说,清政府内部对于洋务运动都不能意见统一。
由此来看,洋务运动的失败并非是因为李鸿章一个人,李鸿章也只是其中一个参与者,而不是整个洋务运动的主导者。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在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清朝当时的落后以及与列强之间战争的失败,导致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管从原因来看还是从签订这个结果来看,都不能说是李鸿章一个人的错。
毕竟李鸿章权力再大,也只是一个大臣,并非是当时清朝的统治者,而且,不平等条约是属于国与国之间的一种条约,李鸿章去签订条约,也是以清政府的代表这个身份去签订,李鸿章本人是没那个权力支配当时国家的权益的,因为当时的国家是清朝“一家一姓”的天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重压之下,裱糊匠实难招架,皇帝恩威并施,可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洋务运动只是被甲午战争打断了,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将国家的重心放在了新军建设上。甲午战争的失败李鸿章要负主要责任。所以说洋务运动的中断李鸿章也是要负责的。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李鸿章也是要负责的。以甲午战争来说,马关条约的签订主要是军事失败造成的,海战陆战都失败。李鸿章做为北洋大臣要负主要责任。去日本和谈,并没有让他签订所有的不平等条约。李鸿章本着卖国求荣的方针全盘接受了日本人的所有要求,所以说洋务运动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李鸿章要负主要责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清朝总督比唐朝节度使地盘大,人口也多,为何反而更难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