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历史或影视剧总遇到皇帝明知谁是奸臣却不铲除他?
奸臣,皇帝,忠臣为什么历史或影视剧总遇到皇帝明知谁是奸臣却不铲除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皇帝并不讨厌奸臣,讨厌的是反对他的人,反感的是损害皇家利益的人,尤其是敢忤逆皇帝的人。
最近在看一部经典的历史剧:汉武大帝,皇帝在治理国家期间,很多时候奸臣和忠臣都需要的。
这里我从皇帝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这方面看法:
1.留着奸臣,是为了让各方面利益得到平衡。
皇帝要想有效管束下面的臣子,假如用非黑即白的态度来对下面惩恶扬善,这样势必会导致一方的力量薄弱,另一方面的力量太过强大。
假如下面的人,各个集团力量之间不能相互制衡的话,那么会产生阴盛阳衰的结果,阴阳不平衡就会产生动乱。
奸臣并非是一无是处的,在执行这块对皇帝的话是唯命是从,而忠臣对于皇帝的诏命喜欢挑三拣四。
如果朝中全部 都是忠臣,那么自己的每一个想法想去实施的话,总会出现诸多人反对,表面上看起来一个比一个尽忠,尤其是这些人如果还团结在一起,那么皇家的权威何在?
只有让这趟水里面黑白都有的时候,彼此双方互相争斗,这样才会知道维护君主的重要性。
在康熙爷做皇帝期间,忠臣纪晓岚和奸臣和珅总是斗来斗去,难道如此睿智的康熙爷,就辨别不出忠奸?
还不是为了让底下的人相互牵制对方,谁敢对自己不忠的话,另外一方会及时揭秘,成为皇帝打压的拳头。
事物的发展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忠臣可能变奸臣,奸臣也可能会变成忠臣,对于皇帝来说,只有让下面所有人都臣服于自己的权威,这才是最关键的。
2.皇帝也有自己的无奈,奸臣也没那么好铲除。
朝廷里面的官僚,很多会相互结党,并非想铲除谁就铲除谁。
里面裙带关系又重,这个自己想铲除的奸臣,可能刚好是皇后的弟弟,古代皇帝特别重视血缘关系,总不能因为下面的哪个臣子心术不正,就剔除掉吧。
再怎么样也是自己的亲戚,铲除了皇后的弟弟,这皇后肯定会不开心,到头来会影响到直接统治。
古代当官的,讲究世袭制,还有些奸臣可能是忠臣之后,他们的父辈为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朝中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不能证据确凿的话,也不能随意想铲除谁就铲除谁。
3.奸臣也有奸臣的用处,有时比忠臣更有用。
皇帝讲求的是家天下,有时候要办点事情,对忠臣来说,这对百姓不利,自然不会照搬。
奸臣就不一样了,可能有自己的小心思,帮皇帝办事的时候,虽然会在里面捞点油水,但会对皇帝的命令坚决执行。
假如没有奸臣的话,皇帝想发布一个诏令,可能N个忠臣站出来反对,这还不得把自己气个半死。
奸臣的情商往往很高,明白皇帝的意思,马屁这时候会拍的飞起,然后在执行皇帝命令的时候,顺顺当当。
皇帝的家天下,不可能只是为了天下苍生,最后还不是为了自己及子孙,能一直过上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的神仙生活。
皇帝想造一栋楼,造一个亭子,势必会劳民伤财,在忠臣眼里,这是对天下苍生不负责任的表现,而奸臣一看自己的油水又来了,还能拍下皇帝马屁,因此会坚决拥护,那么皇帝的想法才能顺利的实施下去。
4.忠奸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在百姓眼里是奸臣的人,在皇帝眼里可能是忠臣,人都是自私的,奸臣会损害百姓的利益,但可能在维护皇家的利益上,比忠臣还忠。
在百姓眼里是忠臣的人,可能在皇帝眼里是大奸大恶之徒,想干点什么,忠臣老是指指点点的话,那么自己的皇帝权威何在?
很多的忠臣被杀,并非是皇帝昏庸,不知道这个臣子很忠诚,而是因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当下面的大臣和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那么这个大臣无论忠奸,都得死。
忠臣不一定一直都是忠臣,奸臣也不一定一直都是奸臣,在皇帝看来,谁对自己有用就留谁。
5.借奸臣之手为自己牟利,然后让奸臣去背黑锅。
这样的事,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
举例:忠臣手握兵权,这会让皇帝产生忌惮,但又找不到理由收回兵权,刚好有奸臣举报其谋反的话,皇帝也许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依然会毫不留情的听信谗言,让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将军告老还乡。
一方面体现了自己的仁德宽厚,另一方面把这个黑锅扔给奸臣,假如很多人为那个忠臣鸣不平的话,大不了再杀了这个奸臣,来平息民怨,而自己名利双收。
6.奸臣更懂皇帝心思。
皇帝身边如果都是忠臣的话,估计至少要少活十年。
每一位忠臣都喜欢进忠言,但有句话叫“忠言逆耳”,经常让皇帝生气,谁喜欢啊。奸臣就不一样了,最喜欢的就是阿谀奉承,哄皇帝开心。
大家都是嘴上说讨厌拍马屁的人,等别人拍你马屁的时候,看你高兴的都要飞起来。
皇帝阅人无数,当然清楚谁在说真话,谁在说假话,但谁都喜欢听甜言蜜语,皇帝也不例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影视剧的话以《铁齿铜牙纪晓岚》为例,剧中的和绅就是一个大贪官,大家眼中的奸臣,但是他不但没有被乾隆铲除反而深受乾隆的宠爱,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乾隆离不开他。让皇帝离不开的奸臣,又会有那个皇帝愿意铲除他呢?
乾隆是带有文艺范儿的皇帝,吟诗作赋是他的爱好,而和绅不仅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而且还精通满,汉,藏,蒙四种语言。这样的文化水平,不管乾隆想聊啥,他都能接的上话题,正所谓“千金易求,知音难觅”,你对自己的好朋友会不会有更大的容忍度呢?会不会轻易的铲除自己的好朋友呢?
其次,作为下属,和绅的业务能力超强。无论是乾隆游玩的花销,还是赈灾,办案交给和绅,他都会打点的十分到位,至少在乾隆看来很到位。
最后,和绅还能忠心。不管贪了多少钱,作了多少恶,和绅对乾隆始终都是忠心耿耿,丝毫不用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位置。
换个角度来看,假如你是皇帝,你会不会喜欢一个很对自己胃口,又能解决自己忧愁,有事让他干,没事儿逗逗他找乐子也行的奸臣呢?毕竟,中国这么多皇帝,能被成为千古一帝,明君的有占多少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