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历史或影视剧总遇到皇帝明知谁是奸臣却不铲除他?
奸臣,皇帝,忠臣为什么历史或影视剧总遇到皇帝明知谁是奸臣却不铲除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历史或影视剧总遇到皇帝明知谁是奸臣却不铲除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性有善恶两面,当外部环境的制约,强而有力时,人性的真、善丶美就会成为主旋律,而人性的假、丑、恶就会被深深的掩埋。如果外部环境的压制力不够,人性的丑恶必将显现。人的动物性本能就有可能凌驾于人的社会性之上。
古代帝王所受的制约极少,因此多数帝王都是恣意妄为的主。他们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为了满足其私欲而已。
所谓明君,就是其所做的抉择是以个人利益和家族利益,为出发点的君王。
所谓昏君,就是其所做抉择是以个人喜好为出发点的君王。
所谓暴君,就是为了满足个人无边的私欲和喜好,不择手段,毫无人性的君王。
所谓奸臣,只不过是帮助君王实现个人喜好,满足个人无极限的私欲的仆从而已。奸臣是君王人性阴暗面的听差人,是君王兽性的执行人,也是君王私欲的守护者。只要有不受约束和监管的权力,就必定会有服务于这种权力的奸佞。
古代君王有不受制约的无上权力,因此君王之侧必有奸佞!君王不是不知,而是君王所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古代历史上,奸臣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存在,先不说那些被奸臣蒙蔽的昏庸皇帝,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奸臣,当然不会收拾他了。而很多皇帝明明很聪明,也知道奸臣的存在,为什么不铲除奸臣,造就一片河清海晏的盛世呢?
今天宋安之来说说这个问题。
以我们普通百姓的角度来看,奸臣就是蛀虫,就应该铲除,就不应该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其实在那些聪明皇帝眼中,奸臣不是蛀虫,而是他们的知心属下,可以利用这些奸臣来干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可以利用这些奸臣来使自己活的更加舒服。
为什么这样说呢?
像以明世宗嘉靖帝来说,这位主儿虽然是个怠工偷懒的皇帝,虽然是不务正业。但他可是一个相当聪明的皇帝,智商是相当高,奸臣严嵩在他眼皮子底下擅权二十年之久,他能不知道?
难道史书中评价如此聪明的嘉靖帝是浪得虚名吗?
其实不是,而是嘉靖帝知道严嵩是奸臣,但却有些离不开严嵩。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知道嘉靖帝是一个信道教的皇帝,他信道奉玄自然需要大兴土木了,但这些与国家无力,而且还是劳民伤财,所以下面大臣都会反对的。
但严嵩就不一样,坚决的支持嘉靖帝,像斋宫秘殿这些地方,营建需要二百多万两银子,严嵩是全力以赴的去做,换其他大臣肯定不会这样做的。
有人会说了,没有严嵩去支持去全力以赴的做,嘉靖帝自己坚持,难道就不能就没人做了吗?
当然可以,但是嘉靖帝因为这种事情非要在大闹一番,岂不是有损他的圣名,所以就需要严嵩这种小人来支持他来办事了,也就是找严嵩当替罪羊。
严嵩也的确够无耻,没有下限的巴结嘉靖帝。
像嘉靖二十一年春天,嘉靖帝异想天开,竟然制了五顶道士所戴的“香叶束发巾”,要赏赐大臣。当时内阁首辅夏言也在赏赐之内,但他认为此非“人臣法服”,直接拒绝接受。而严嵩就不一样了,不仅是戴了这不伦不类的道冠去见嘉靖帝,而且笼以轻纱,表示出于御赐,所以特别爱惜这玩意。
这一下,嘉靖帝自然恼火夏言,而严嵩自然更受嘉靖帝重用。
嘉靖帝喜欢写青词,严嵩就苦心钻研青词。面对嘉靖帝身边过来传谕的小太监,严嵩也是自降身份的对其嘻嘻哈哈的,还经常给小太监塞银子。
大家想想嘉靖帝信道奉玄,自然要大兴土木,肯定有人反对,但严嵩是一个劲的支持,更是很听嘉靖帝的话,是服服帖帖的,即使是奸臣,嘉靖帝舍得放弃这样听话的小人吗?
肯定不舍得。
而且严嵩身为奸臣,也是一种保护色。普通老百姓认为这种奸臣就应该千刀万剐,而身为天子的嘉靖帝可不这样认为,皇帝不怕奸臣什么的,因为这说明奸臣是有弱点的。
如果有个大臣清廉,而且品德高尚,喜欢结交大臣,那么才是真正让皇帝不放心的。严嵩这种奸臣,嘉靖帝最多认为这小子听话,他在下面贪点就贪点吧,在下面胡作非为就胡作非为吧,差不多就可以了。
说道这里大家也明白了吧,所谓皇帝知道某个大臣是奸臣,却不铲除,其实是因为还要用到这个奸臣,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个奸臣可以替他办很多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不是铲除而是重用了。
至于奸臣贪赃枉法为恶一方呢,没办法在高高在上的皇帝眼中,这都不算啥,毕竟封建社会家天下嘛,奸臣这个仆人事干漂亮了,在下面糟蹋点东西也没什么的。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哈,喜欢的记得点个赞关注一下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奸臣”,奸臣的定义又是什么:一般来说,奸臣专指不忠于君主,弄权误国营私、残害忠良,把个人利益或者个人地位看作高于国家、高于民族利益的人,并且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地位,是不惜出卖国家或者民族的,此类人我们用“奸臣”二字来形容。
对我们来说,一听到谁是奸臣,那肯定恨不得他立马去死,但是对于皇帝来说,“奸臣”的作用太大了,根本无可替代。
首先,奸臣能够满足皇帝的任何需求,无论是皇帝的小金库缺钱了,还是想要奇珍异宝,奸臣通通可以搞定,而且没有任何怨言,换个“忠臣”试试,一定是再三上书让皇帝收回成命,爱护百姓,烦的不要不要的,让皇帝一点皇帝的乐趣都感受不到。
其次,奸臣是皇帝与大臣之间的“缓冲”,就仿佛“相权与皇权”的冲突一样,皇帝如果重视名声,不想留下“暴君”的名声,就不能肆意的杀戮大臣,下达的圣旨如果不守规矩,大臣亦敢于批判,皇帝还得乖乖的听着,否则就留下了“昏君”的名声,有了奸臣这个产物,皇帝完全可以不露面就可以铲除掉任何不想看见的人和事,轻松的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