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京东发内部信,要求坚决淘汰三类人,不管是身体原因还是家庭原因,对此你怎么看?
京东,的人,员工京东发内部信,要求坚决淘汰三类人,不管是身体原因还是家庭原因,对此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不去说这个内部信的真伪,既然没有人来辟谣,那么姑且认为有这个可能。我们不是京东,也不是刘强东,但是作为对中国企业以及对京东的关注,这个消息还是引发了很大的热议。
从员工和一般大众角度,京东如此大公司,如此淘汰人,貌似有点不尽情面,也让人没有安全感,毕竟随时面临淘汰的可能。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多数人都是风险厌恶型的。
但是从企业的角度,从京东以及刘强东角度,或许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
首先,京东或许处于又一个困难时期。刘强东事件余音未了,人设一度崩塌,高管相继离职,内部管理迫在眉睫,确实需要大整治以谋求新的发展。
其次,互联网竞争激烈,京东优势逐年降低。尽管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以及厚积薄发,京东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的典型代表,但是面对行业理解的竞争,后来者的追逐,京东也倍感压力。
所以,从企业和领导角度,对企业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没有错。但是,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改革的循序渐进,突然打破常规有可能引发大的变动,或者让很多人不适应,可能会影响企业正常的运转。
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企业在变革之前,还是应该考虑清楚的。毕竟京东是个大企业,规范管理,内部政治无可厚非,但要避免因小失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京东都乱成什么了,看似这类政策是想促进京东的发展,是正大光明,伟大公司的追求,实际上,都说不清楚它是怎样的紊乱和坏步骤呢。且简单说,不管是身体还是家庭原因都要淘汰,明显没有一点人情味了。
如果不是公司到了危机关头,估计也不会这么无情无义吧。
先是几个副总裁挂职而去,还有就是一直风传的强哥的生活问题,家庭问题,这个领头羊的问题没解决,京东就消停不了。乃怕是外人对京东的误解,也没法一时消停下来。
就事论事看,这么赤裸地淘汰所谓不能拼搏的人,性价比的人,我觉得太过强硬了,而且这些并没有那么可量化的标准,最终的结果是业绩说话,是绝对的服从和认同,说武断也好,说残忍也好,绝不是风头上的好公司的作为,更谈不上是伟大公司的作为。
现在流行要有创新、创意,高强度的工作绝不是创新的好保障,压榨之下只有认同和服从,自从2018年强哥事件发生后,京东的方向就有些变形了,作为之前强烈看好京东,电商只选择京东而不是淘宝的人来说,还是非常非常遗憾的。
各种字面之上就能明白是京东负面的信息越来越多,是非常非常心痛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互联网竞争压力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始狼性管理文化,继996工作制度出现争议以后,京东的一个邮件更是让市场惊呆了。
一个公司对于职工的管理既要严格又要人性化确实不容易,人性化了,效率可能就低了,效率高了,有显出冷血性质,会让很多职工觉得寒心,一辈子打拼在最后倍干厨具。
从企业来讲,追求的是效益,职工只有干出了经济效应,公司才能留人并给与良好的薪资待遇,如果职工业绩平平,没有给公司带来良好的效益,公司拿什么给出高薪。因此京东认为性价低的人要给与降薪,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目的就是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机制,给能力强的人提供更好的薪资待遇,激励他们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益,也激励性价比低的职工努力学习,提高工作效率,给公司带来更好的效益,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工资水平。如果性价低的人长期获得高薪待遇,就会引发负向激励机制,导致一些性价高的人也出现攀比心理,不愿意辛勤工作,导致整个团队出现懒散的心理,缺少一种活力。
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给股东最好的回报是一个正当的追求,不能干的人,也就是绩效差的人,要分清楚情况进行淘汰,如果是能力本身就非常的平庸,并不适合公司的工作,是可以选择淘汰的,毕竟公司不能白养职工;但是如果不适合本岗位而是适合其他岗位,就可以进行转岗,从而发挥其特长,做到人尽其用;如果职工工作勤勤恳恳,只是因为学识有限经验不足,还是可以进行适度的培训,提高工作水平,然后让其回来工作,这就是更加人性化管理。
不能拼搏的人,无论业绩好坏,职位高低,也不管是老员工或者管培生,不管是身体原因还是家庭原因,凡是,不能拼或者拼不动的。这一条笔者是不认可的,如果是真实的,就会让职工寒了心,显得公司没有任何的怜悯之心,有过河拆桥的感觉。一个老职工把青春甚至健康都贡献给了公司,到头来,人老了,精力衰竭了,公司就一脚把老职工踢开,不管不顾,这搁谁的身上都是不服气的,都是觉得心里凉透的。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公司不能因为职工家庭的困难暂时影响公司工作,就冷血无情的把职工予以清除出去。这种管理不能叫狼性文化,而只能叫残忍无情。
京东回应,称这是片面解读,京东非常重视员工身心健康,比如5年以上老员工,其家属的重大疾病都是京东出钱,每年花几千万元安排一线员工子女到工作地团员等等。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管理既要严格也要人性化,这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心甘情愿的为公司努力工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果园除草,可以用除草剂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