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中国人的信仰祖宗,那么清明节快到了,为什么很少有人给上到几十辈的祖先上坟?
祖先,祭祀,祠堂有人说中国人的信仰祖宗,那么清明节快到了,为什么很少有人给上到几十辈的祖先上坟?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猜你是北方人吧!在我们南方都有宗祠,族谱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就比如我姓陈,我们村的陈家祠堂还只是个分支,祠堂就有几百年历史,是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除了祭拜自己已故亲人后,都会祭拜先祖。只不过是每家每户排一两名代表。如果是碰到大祭祖,那真是几百人几百人的。别的地方陈姓同支也会派代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在潮州地区不成立!林氏南山公23世孙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鲁西的传统:上坟是仅追溯到给爷爷奶奶上坟。其实就是保留一个小土堆。比父母的坟小的多。再往上一辈,就任其“自然消亡”。(嘘!都是耕地时“不小心”越弄越小直到没有。)
如此,漫步乡间田野,还处处可见坟茔。若再上溯两代,很显得拥挤了。上溯十代,还要耕地么哈哈哈!
没坟了,还上什么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是你的偏见,三柏里先祖李穆到我这代都四十一代了,每年二月十几他的子孙后代还去拜祭,你太年轻了,什么都不懂,自以为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来讲,祖上显赫,荣光历史,可超越家族范畴、超越时光隧道,被社会久远纪念传承;而留存不是特别显赫的家族,祖上的平凡荣光在后辈的日常生活中淡淡远去,追忆渐远。亲情的缅怀往往是在世时感情的延续,因此,一般也就是相邻几代人之间循环着传统的纪念仪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殡葬改革破除旧习是大势所趋。还耕土地、乡镇地产开发、新农村建设、等,使过去的“坟茔地”没了容身地,看来,去坟地烧纸祭祀会越来越少,网上祭祀、墓地扫墓、亲情树APP等范式会逐渐成为未来新的祭祀民俗,与传统的宗祠文化、墓地祭祀等相融共存、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村都有祠堂啊,过年拜公太其实拜的就是十几辈前共同的祖宗,有空去翻族谱就理得清了,太久远的祖坟你也拜不过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可能语文成绩不太好!汉语中有一个“众”字和一个“等”字,了解一下?
鄂东地区风俗,七月半祭祖烧“包袱”(纸钱):
“包袱”标准格式:(竖写)
中元化袱
先祖(考/妣) **大人/孺人(夫人) 收用
儿(孙) ** 敬 叩
自己的直系长辈包袱上会写明详细称呼,往上辈分隔得太多,记不清或者不知道名讳的,会单独留出一部分“包袱”,上面写:众高祖及各位先祖先人等收用。
七月半祭祖不像清明节和除夕祭祖。七月半祭祖是不需要到坟头跟前的,野外直接找一个宽敞的地方,带上几捆柴禾,铺一个大摊子,把“包袱”铺在上面,点燃柴禾,让包袱和柴禾一起燃尽(包袱太多,单独烧包袱的话很费劲,很难燃尽)。
七月半烧的“包袱”当中,不但有隔了很多辈的远祖远亲,而且还有“脚夫”“轿夫”的。
上一篇:为什么戒烟后会长胖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