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同样面对叛乱,唐玄宗和汉景帝孰高孰低?
叛乱,玄宗,安史之乱同样面对叛乱,唐玄宗和汉景帝孰高孰低?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同样面对叛乱,唐玄宗和汉景帝孰高孰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平定叛乱方面,汉景帝的水平要远胜与唐玄宗。
先说说汉景帝在七王之乱中的表现;
当时七国诸侯因为汉景帝的削藩行动,于是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起兵叛乱。之后汉景帝听从袁盎的建议,腰斩晁错,并诛其三族,希望以此平息叛乱。结果,七国的叛乱并没有因此而平息。
虽然后世很多人都觉得晁错死得很冤,他的死并没能避免战乱。但实际上,汉景帝杀晁错也并非完全是无用之举。毕竟,七国叛军打着的是“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汉景帝既然已经把晁错诛杀了,就意味七国叛军失去了继续发动叛乱的政治借口。而他们继续发动叛乱,将失去民心和军心。所以汉景帝诛杀晁错,其实在政治上是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向天下昭示七国叛乱的谋逆实质!
之后,汉景帝派名将周亚夫率军平叛,并且对给予周亚夫高度的信任和支持,同意周亚夫以梁王军队拖住吴、楚主力,再寻找战机切断对方补给,进而伺机击溃叛军,这项合理的策略。
所以,汉景帝得以快速平息叛乱,避免其对汉王朝国力造成巨大的打击。
我们再看看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的表现;
实际上,安史之乱本来是可以快速平息的。因为,在哥舒翰被唐玄宗强令出关迎敌之前,潼关在他苦心经营下,早已成为一座固若金汤的雄关。当时,唐军已经在哥舒翰的指挥下,坚守潼关半年之久,期间数次击退安史叛军的猛烈进攻。
而就在哥舒翰在潼关与安禄山相持不下之时,李光弼与郭子仪等人又率军接连击败史思明的部队,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老巢范阳之间的补给线。
与此同时,安史叛军向东被张巡阻于雍丘,向南又被鲁炅阻于南阳。处于四面环敌之势下的安禄山,本来已打算放弃洛阳,回守老巢范阳了。也就是说,当时胜利的天枰已经开始倒向唐朝了。
然而,唐玄宗却被接连的捷报冲昏了头脑,完全忽视了唐朝官军野战实力远不如安史叛军的客观条件,强令哥舒翰出关迎战,最终葬送了二十万唐军将士的性命。
攻破潼关后,安史叛军得以长驱直入,直取长安。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唐玄宗当即放弃长安,直奔四川。而在此期间,唐玄宗还带着自己的宠妃杨玉环和祸国殃民的杨国忠,最终又引发了马嵬坡兵变。
因此,安史之乱最终给大唐造成如此严重的破坏,唐玄宗的昏庸其实需要负主要责任的。
本文作者:小贱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在平叛方面,汉景帝完胜唐玄宗。
关于“七国之乱”,中学历史教材几乎一笔带过,因为汉初的主要知识点是“文景之治”,其他的都是为其做铺垫。汉景帝即位前,以吴王刘濞为代表的诸侯国就已经逐渐做大,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出了“削藩”的建议,结果,前元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另外六个诸侯王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反叛作乱,史称为“七国之乱”。景帝立即做出反应,派周亚夫等名将出兵平叛。但是,派兵的同时,年轻的景帝其实还在犹豫不决,此时,曾在吴国为相的袁盎来到,让景帝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杀晁错。但这个妥协投降的决定不仅没有让刘濞们退兵,更让他们得寸进尺,晁错白当了“投名状”。这是汉景帝刘启的一大政治污点,不过这被他的胜利和政绩给掩盖了。总体来说,除了错杀晁错之外,景帝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无论宏观战略还是具体决策都没出现大的问题,之后的顺利平叛更给他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汉景帝相比,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就差远了,如果不知道“开元盛世”的话,那他的表现直接就是昏君的标配。
其实,他的昏聩在叛乱之前早已显露,李林甫的十四年独相和王忠嗣等名将的被弃用,表明他的识人用人已经出现严重问题。在内,李林甫独霸朝纲和由此而来的“一言堂”使得朝堂大空,什么话都止于宰相,李隆基听不到也根本不愿听到任何不和谐的建议,完全变成了李“聋”基。在外,安禄山独揽三镇节度使,让帝国的藩篱变成扎向自己的刺刀。不仅如此,从叛乱发生到西逃四川,他一直昏招不断:宦官监军、杀高仙芝封常清自断臂膀、信杨国忠逼杀哥舒翰,导致潼关长安相继失守。可以说,盛世大唐一夜崩塌,几乎全由李隆基一人所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同样面临平定叛乱。汉景帝和唐玄宗他们两个能力谁高谁低,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想提出这个问踢的人。是看到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胜利了,而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乱却失败了。所以他才提出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因为安史之乱和七国之乱并不是在同一个朝代,同一条件下所爆发的叛乱他们有着不同的阶级矛盾和利益冲突时是相当复杂,并不是一个皇帝能力的高低就能决定这场叛乱平定的胜负。
汉朝七国之乱之所以能够平定,是因为分封制已经到了瓦解的边缘,最先自责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是从宏观上来讲,汉景帝为什么能够平定叛乱的原因。因为七国之乱是被逆历史潮流的,而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推行郡县制是顺应历史潮流。
汉王朝当时正在上升时期,无论是从军事力量还是群众基础,都是相当的强。所以中央王朝拥有较大权力的微信,最终平定了诸侯我的判断。
那么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为什么在唐玄宗1时代却失败了呢?
安史之乱的爆发,其实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规律。俗话说,盛极必衰,否极泰来。当时唐玄宗治理的大城市,已经达到了唐代辉煌鼎盛的极点。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当一件事物达到了顶峰之时,必然会走下坡路。这并不是一种宿命论,而是一种外在的不可抗的规律。这是从宏观哲学角度来探讨,唐玄宗为什么会失败。
上一篇:未来几年有哪些新的创业好方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