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文人习惯把安史之乱和明亡之因归咎于杨玉环和陈圆圆呢?
安史之乱,贵妃,陈圆圆为什么文人习惯把安史之乱和明亡之因归咎于杨玉环和陈圆圆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文人习惯把安史之乱和明亡之因归咎于杨玉环和陈圆圆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这是唐代罗隐的诗。
诗的意思非常明白了,如果说吴国灭亡是西施的错,那么越国的灭亡该怪罪于谁?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放在杨贵妃、陈圆圆身上。
偏偏这么浅显的道理很多文人不懂,或者说不想懂。
他们视红颜为祸水。
在他们那套价值观里,天下安定的时候没有女人的功劳,天下大乱时却要女人出来背锅。
他们当真不知道,当时掌握权力、掌握话语的谁吗?是他们这些男人啊。
退一万步,掌权者沉迷美色,这是美色的错吗?是他自己荒淫啊。
那些明君他们身边难道没有美色?多得是。 但是他们懂得克制。他们知道自己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有让国泰民安的责任。
国家衰亡,朝纲败坏,战乱跌起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的,去思考这些原因,太复杂、太痛苦,太难为持这些论点的文人了。
将责任归咎于女性,是最简单、最便捷、最不需要动脑子的做法。
像他们这些陪伴昏君、奸臣的女性,或许并不那么无辜,因为肉食者,是带着原罪的。
但她们虽然不是纯然的无辜,却绝对不是罪魁祸首。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安史之乱和明朝灭亡的原因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但文人却把二者归结为一个因素:女人。出现这种情况,个人认为有两个因素:一是“红颜祸水”的历史认识;二是为皇权者开脱。
首先,中国历史上历来有“红颜祸水”的说法,认为女人是乱国的主要因素。恰好安史之乱和明朝灭亡又都跟女人有关,因此,被文人归咎于杨玉环和陈圆圆。
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它的出现,一方面是唐朝的藩镇制度造成的,一方面是唐玄宗的怠政造成的。唐玄宗在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励精图治,任用贤能,使我国封建社会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但物极必反,在当了20年的太平皇帝后,唐玄宗倦怠了,觉得国家平安无事,就想把政权全部交给宰相李林甫,自己做个甩手掌柜,在宫中专门吃喝玩乐。这个想法他跟身边的高力士说过,高力士劝他不要那样,但唐玄宗不听,最终还是把权力全部下放给了李林甫。李林甫是一个口蜜腹剑的小人,他一方面为排除异己不择手段,另一个方面在皇帝面前哄得唐玄宗高兴的不得了。这样,朝政在李林甫的手中迅速腐化,就有了以后的安史之乱。因此,安史之乱最根本的原因在唐玄宗,而不是杨玉环。
明朝灭亡也是同样的道理。明朝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不务正业的皇帝,有爱玩的,有好色的,有好炼丹的,有好斗蛐蛐的,还有喜欢木匠的。这些不务正业的皇帝一代代积累下来,朱元璋打下的江山就这样被他自己不争气的子孙们一步步败落了。把罪责归结为一个陈圆圆,显然不公平。
其次,人文这样归咎,是为皇权者开脱。在古代文人的意识里,皇帝是万能的,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即使他偶尔犯了错,那也是有原因、可以原谅的。《资治通鉴》记载,公元884年,黄巢起义失败,黄巢的女人们作为罪犯交给唐僖宗。唐僖宗质问她们,“你们都是显贵人家的子女,世代受国家的恩惠,为什么要跟随贼寇?”站在前面的一位回答,“贼寇逞凶作乱,大唐有百万军队却不能固守祖庙,流落到巴蜀一带,今天陛下责备一个女子不能抗拒贼寇,那么朝中的王公大臣将军统帅们又怎么说呢?”唐僖宗无话可说,因为他就是最大的祸首。唐僖宗除了正事别的什么都做,什么都爱好。他曾经跟人说,如果有击球的科举考试,自己一定是状元。他的不务正业导致民不聊生,导致黄巢起义,到头来,他却把罪责加在女人身上。同理,文人的意识和唐僖宗的观念类似,是歧视女人的表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杨玉环生活在晚唐时期,恰巧发生了安史之乱,于是有人就把晚唐玩完的原因算到了杨玉环头上。因为陈圆圆生活在晚明时期,恰巧发生了满清挺进中原,于是有人就把晚明谢幕的原因算到了陈圆圆头上。一个文人写历史小说可以,但历史真相绝非如此。从中国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把握社会进程的大多是男性政治家。唐朝开元时期皇帝是唐玄宗,杨玉环只是他的贵妃。安禄山、史思明所造成的“安史之乱”历史悲剧,是因为晚年的唐玄宗昏庸,任用了无能的杨国忠。晚明时期皇帝是崇祯,一方面李自成率领农民军进京,另一方面吴三桂在三海关放清军入关,是这二桩历史事件的发生,直接动摇并导致了明朝的覆亡。但就是有人喜欢把一个秦淮名妓扯进来,让一个女人来背负红颜祸水之责。依笔者之见,在一个男性主宰国家的传统社会里,到女人身上去寻找历史变故的根源,不仅荒唐,而且无耻,更是政治智商低能的表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大概是中国文人的通病了,基本上有点什么事就归结到是“女色误国”。不管是“烽火戏诸侯”还是“比干挖心”。好像没了褒姒和妲己,周幽王和商纣王就是千古名君一样。然而很可惜,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上一篇:常吃猪肺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