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研考生如何在复试中胜出?
你的,复试,老师研考生如何在复试中胜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BUT!
绝大多数的被淘汰的同学,他们的共性就是:没!特!点!
他们不能引起面试官的兴趣,面试官根本记不住他们,连看你眼熟这样的说法,都是老师出于礼貌在逼自己撒谎。
以上,这是我复试脱颖而出(差异化展现)的背景。
复试,就像在超市买水果,进入卖场来到水果区,淘汰了其他。苹果不错来三四个,挑一挑选一选,找品相最好的那几个。 买完苹果,再看看其他水果,桔子不错来五六个。转身一看,还有香蕉,看起来也很好,来一把。
苹果、桔子或香蕉,他们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被选中的那一个,但有趣的是,苹果、桔子和香蕉彼此之间,我们常常难以进行比较选择。他们不可比,或各有优势,这种优势,让我们无法忽视。
复试脱颖而出的第①步——我是水果,快来吃我!
“导师喜欢什么口味的水果不重要,只要你是水果,就有机会。”
面试老师看重的是,你的知识能力是否扎实,性格态度是否踏实,思维习惯是否清晰有深度,这是他们对于水果最基本的要求。
成为一个水果,关键不在鲜嫩可口,而在于非其他。番茄既是蔬菜又是水果,所以,当我们提起水果时,常常会忘记它。
在复试有限的时间内,请不要把重点放在你的学雷锋、做好事、三八红旗手,以及挖掘机九级这样的事情上。
划重点:
准备复试,要明白哪些是一个学术人的基础素质。
我们可以不全部具备(或呈现)这些特点,但是,展现无关的特点,就属于作死了!
复试脱颖而出的第②步——我是大众水果,你最常吃的那种!
“我不需要你有多爱我,吃我就行!”
由面试而生发的紧张,很大一部分来自导师喜好偏向的不可捉摸,你并不知道面试老师的喜好,尤其是在规范化的面试中,往往是多个老师同时打分,只得一人心,却失去其他老师的结局,往往就是拜拜、再见、不送了。
劝君尽量不做榴莲,这种小众水果,爱它者视如珍宝,无感者厌烦至极。你可能不吃榴莲,但苹果桔子香蕉总会吃吧。
划重点:
你讨厌奇葩吗?不巧,老师也是!
复试中,请不要随便标新立异,讲真,我们还是老实做个苹果吧!
复试脱颖而出第③步——我只是苹果 or 我只是桔子 or 我只是香蕉!
“勤学上进,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基础扎实等等,这些美丽的词汇,我们常常只拥有其中的几个,就算你都有,你是哪吒三头六臂?”
但不幸的是,对于老师而言,Ta只会记得,你最突出的那个优点。
所以,在复试中,你可能有多如繁星的优点,但请你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现最突出的、最与众不同的那一个。
划重点:
在复试中,单点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再加上其他地方没有明显纰漏,基本就等于立于不败之地了!
复试脱颖而出第④步——在苹果中,做桔子和香蕉,做不可忽视的那一个!
“看看自己,看看他人,找一找自身的不同,并评估下,这种不同是否足以构成优势。”
就我而言,面试前,我将面试者分为两类:
①踏实诚恳地展现知识能力,②积极自信地展现创新能力。
在对比他人和对自己进行评估后,我知道,自己的劣势在于,难以一本正经地娓娓道来。优势在于,思想的深度和偶然间的亮点,因此,我决定主要表现自身的第二类特点。
作为一个被选中的桔子,我的经验有偶然的因素,但希望能帮助到你们这些西瓜、芒果、木瓜、草莓、蜜桃、菠萝、葡萄、哈密瓜……
竟然写饿了,我去吃水果了……
.
..
...
等等!!
还有话要说!!
最后再给你们点实用的tips!
NO.1 练习练习再练习
你是不是有紧张状态下说不出话的毛病?如果有,请选择20个专业问题,录下你自己的回答,自己听!控制在3分钟左右,如果你自己都不想听自己说话,那么就证明老师也不想听你说话!认真听听,自己的表述是否符合SMART原则。
NO.2 给大家推荐两种基本的表达结构
介绍人、事、物可以用FABE结构。即F:特征;A:优势;B:能给人带来的利益;E:案例。这个表述结构特别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很好地抓人眼球。例如,工科的同学,在复试的时候,你想突出自己是一个爱思考的人,那么你就可以这样开始你的表演——
F:老师好,我是XXX,个人觉得自己是一个爱思考、爱观察生活的人
A: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抱着类似于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书看。生活中,我也特别注意观察身边的现象,例如看到一座桥,我总是忍不住去像他的支撑结构。
B:这让我看到了很多我想研究的的问题,虽然不一定每一个都特别有意义,但是当我在生活中的观察和书上的理论有结合的时候我就感到特别兴奋,并且对书上的某一个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E:举个例子
这个表达方式的好处在于上手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我默认你不会个自己贴一个不好的标签)、通过5-6句话去论证它,让老师对你有一个印象。同时,大家注意这个自我介绍里有一个引入我们想研究的问题的环节,一方面每个老师都喜欢自带问题的学生,因为自带问题(特别如果你的问题和某个老师的研究方向是比较接近的)的学生真的会更容易带,也可能给老师带来学术上的新思维;另一方面,这个套路可以很好把老师的问题引导到你可以提前准备得“我想研究什么问题”上来,这个就减少了老师问出你没法接的话的可能性。
PS:你想研究什么几乎是复试最高频的问题之一,大家一定要提前准备。
当我们要对某个问题发表观点的时候可以用OREO结构。
O:上手亮观点;R:说出你的理论根据E:在这个问题里用这个理论解释的话会怎样,可以再举1-2个例子作为补充O:重复你的观点。
用这个结构去说理,老师起码可以很好听清你的观点,同时显得也比较直接有逻辑。
NO.3 想通过“读什么书”准备复试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
当然,读书是好的,但是请记住,在复试里,老师本身默认的就是大家的水平是差不多的,以读什么书的方式准备复试,肯定有帮助,但是事倍功半,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路径依赖。你们应该更多地去练习自己的表达能力、英语口语,讲真,如果有什么书对复试帮助特别大,我推荐的是《好好说话》、《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复试需要的是差异化的、表达能力上的技能,不要用造钉子的方法去造轮子,这两件事情不是一个系统。
NO.4 联系导师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重要
中国人大抵是喜欢阴谋论的,从常识的角度,你觉得会有老师在自己没有百分百决定权(复试可是5个老师一起打分呢)的前提下去给一个只通过邮件的陌生人什么关于会帮你的承诺吗?你过了邮件泄露老师吃不了兜着走,你没过而老师答应过你,嗯,你不上网闹我才不信呢。绝大多数老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邮件基本就是礼貌性回复,那种回了和没回一样那种。
NO.5 初试成绩的优势和劣势,在复试里基本是可以忽略的
总成绩怎么算?
上一篇:都来说说职场有哪些让你恶心的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