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法中的“屋漏痕”在书写过程中如何表现?
书法,笔法,线条书法中的“屋漏痕”在书写过程中如何表现?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同时,在书写中,加强对点画笔法、笔势和笔意的理解,提高书法审美和鉴赏能力,明白点画线条的形质要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屋漏痕、锥画沙等皆是言书法用笔之效果冲击力,另一方面是似乎也隐含了其书写的字当符合自然之道,不可雕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个农民,家里住着土坯房,一旦遇到连阴雨,遍地漏,漏雨也顺着墙往下淌,墙不平,遇到阻力自然拐弯,因此深有体会。颜公创屋漏痕笔法,只适合竖笔,而且笔不是直的,有浓有淡有枯有涩,又有锥墙之力度。因此我认为以中笔用笔,以划沙之功力,速度宜缓方能达到效果。只是一孔之见,见笑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屋漏痕不是技法就能表现出来的,是功力到了一定的火候,书写时自然流露出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中的“屋漏痕”在书写过程中的表现为:毛笔尽量和纸面产生较大的摩擦,涩笔而进,使线条有凝重且又富于韵味;笔锋藏而不露,如“屋漏痕”一般深沉含蓄。
图片:大道帖
“屋漏痕”
“屋漏痕”,据传是唐代颜真卿说的。
唐代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云:
“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
“屋漏痕”,是对点画用笔的要求和艺术效果的形象比喻。
图片:怀素《自叙帖》
关于“屋漏痕”不同书家理解
1、宋代姜夔《续书谱.用笔》云:“屋漏痕欲其横直匀而藏锋。”
2、清代朱履贞《书学捷要》云:“屋漏痕者,屋上天光透露处,仰视则方、圆、斜、正形象皎然,以喻点画明净,无连绵牵掣之状也。”
3、《书法三昧》云:“屋漏痕者不见起止之迹也。”
4、近代书家沈尹默说:“颜清臣以屋漏痕譬喻中锋’。“雨水渗入壁间,凝聚成滴始能徐徐流下来,其流动不是径直落下,必微微左右动荡着垂直流行,留其痕于壁上,始得圆而成画,放纵意多,收敛意少,所以书家取之’……。”
图片:沈尹默行书澹静庐诗賸
当下关于“屋漏痕”的理解
“屋漏痕”来比喻在行笔的时候不能一泻直下,应该既自然生动又涩而有力。
它在笔法中的体现是:毛笔尽量和纸面产生较大的摩擦,涩笔而进,使线条有凝重且又富于韵味;笔锋藏而不露,如“屋漏痕”一般深沉含蓄。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鄙人以为,初学者不建议推荐用\"屋漏痕″,先把字写规矩了才是正道!现在市面上的丑书,屋漏痕满天飞,自以为大师了,却不知是露怯的开始!屋漏痕严格说不是一种技法,从心!是一种功力到了后的水到渠成!是一种灵感的自然表现!有时刻意去追求屋漏痕往往适得其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记得早年学书法时老师提到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等书写效果时说过,以上可归类到书写用笔德技巧中。屋漏痕的用笔特点就是:中锋用笔,笔画有律动感。在蘸墨时墨要饱满,书写时有一种笔尖与纸之间隔着墨珠的感觉,行笔略带律动中锋而下则笔画厚实有质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也是很复杂的,功力,用笔方法技巧,墨的干湿浓度以及作者的审美意趣都很重要。
上一篇:VR设计容易学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