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淝水之战,为何苻坚的百万大军会败给8万晋军?
前秦,东晋,苻坚淝水之战,为何苻坚的百万大军会败给8万晋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回到正题。其实淝水之战疑点颇多,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秦军在淝水与晋军对峙的时候的兵力,绝对没有百万,由于兵力众多,史料记载还有很多兵刚从长安出发,包括北方冀州的兵力也没有赶到,在淝水跟东晋决战的估计是苻融的前锋部队,再加上之前我们提到苻坚是离开了中军,自己带8000兵马来跟苻融汇合的,所以这一战其实是10万多兵力对战8万兵力。算不上以少胜多。再说苻坚的用人,王猛早就跟他说过慕容垂有问题,但是王猛还是不听,这次大战还让慕容垂参加,并且慕容垂手下兵力也很多,淝水一败 ,慕容垂马上建立了后燕,苻坚还对东晋的降将朱序也很好,还让他去晋军劝降,没想到朱序过去就给人家交了低,而且还里应外合,在阵中制造混乱。苻坚在用人上昏招百出,实在很难想象淝水之战如何不败。但是归根到底就是这兄弟太仁义了,他总觉得我真心对你们这些投降的人,你们也会真心为我效力。只能说在乱世中仁义真的是可笑。那为什么这个朱序一喊秦兵败了,就彻底乱了,秦兵的军纪那么差嘛?这个问题算问到点子上了,其实秦军的组成非常的杂,有鲜卑人,匈奴人,羌人等等。还记得王猛临死说过的话嘛?(其他民族亡我之心不死,让苻坚守住基本盘,不要轻易打东晋)对,问题是苻坚没有听,他以为这些大军都是听自己的,其实,除了他自己的部队以外,其他部队都各怀鬼胎,巴不得他打败仗呢。所以不是朱序的话有多厉害,而是正好合了这些人的心思,他们顺势一逃,一乱,建立自己的国家,鲜卑的慕容垂建立后燕,慕容泓建立西燕,羌族的姚苌建立后秦,匈奴的赫连勃勃建立大夏等等。所以如果苻坚听王猛的,不打淝水之战,关中基本盘不倒,这些民族根本没办法跳起来,按照王猛的想法,慢慢瓦解这些民族的贵族的势力,巩固政权才是正道。可惜苻坚听了王猛一辈子的话,就这最后一句没听。导致前秦成也苻坚,败也苻坚。
所以淝水之战其实并非什么军事神话,而是前秦过快统一了北方,内部问题还很多,在没有解决内部问题的时候贸然进攻东晋,再加上苻坚为人太过仁义,没有把那些乱臣贼子干掉,还给他们兵权导致了淝水之战败的那么彻底,那么惨。不过不得不说,东晋的谢安也是非常牛的,淝水的战报送倒的时候,谢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他看完了送来的捷报,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旁边,照样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战况怎样?\"谢安才慢吞吞说道小儿辈已破贼。想必他心中非常清楚前秦内部的问题很大,跑过来打淝水之战,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淝水之战背景
淝水之战绝对是我国的战争史上不可不谈的一场经典战役,前秦号称的百万雄师(实际上总数大约在80万左右)在这场战役之前可谓所向睥睨,前燕、代国、前凉、西域一个个地败倒在前秦的铁骑之下。
当时的北方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割据动荡,各地政权都可以说是“得国不正”,凭借的都是阴谋、阳谋立国,就连前秦的开国君主也是如此。
前秦是氐族的利益代表,其首领苻洪为了部族的生存,投身于前赵昭文帝刘曜麾下,在相互利用的关系之下,刘曜便封苻洪为王,回报就是氐族军队必须由他掌控。原本苻洪也想做个安乐王爷,傀儡虽然没有实权但是不操心不劳力,也算过得下去,可谁曾想短短几年前赵就被灭国,自己也受俘。同样的,在新主石勒(后赵明帝)那里,苻洪也受到了优待,之后更是带着部族投降南方的东晋政权,受到了大量的赏赐,其中不乏军衔、爵位、粮草辎重。可仅仅过了两年时间,苻洪就将东晋一脚踢开,自立为王,占据了河南、陕西及周边的领土,不再受他人操控。
▲苻洪
“孤率众十万,居形胜之地,冉闵、慕容俊,可指辰而殄;姚襄父子,克之在吾数中。孤取天下,有易于汉祖。”《晋书 · 卷一百一十二 · 苻洪传》
这是苻洪曾对臣子说的话,意思简单明了:自己当下兵强马壮,又占尽了地理优势,天时地利人和独占其二,吞并周边的几个势力犹如探囊取物一般,甚至于统一天下也要比汉高祖刘邦一般简单。可见当时苻洪的傲气与野心是相当大的。
经过了整整30年的厚积薄发,前秦不断蚕食周边小国,直到383年(前秦宣昭帝建元十九年),前秦世祖苻坚派兵收服了西域,北方算是真正地统一了起来,这时唯一的心腹大患就是长江以南的东晋。
苻坚又是十足的野心家,他梦寐以求的就是南北合治,成就嬴政、刘邦那样的旷古伟业。从当时两国的现状来看,这场战争是必须要打的:
前秦统一北方,占据了自古以来的经济、政治中心;东晋偏安江南,素有不毛之地的称谓。
前秦主力军队30万,再加上其余50万收编各国的残余部队,约有80万之众;东晋只有区区的8万军队驻扎在京口(北府)。
前秦世祖苻坚当时45岁,正值壮年,掌控国家大权;东晋由谢安执政,孝武帝司马曜仅19岁,贪于玩乐。
▲苻坚
所以在苻坚看来,这是一场已经有结果的战争,前秦必定能够统一南北,自己的丰功伟绩也将载入史册。
战前准备
前秦方面
为了发起这场统一战争,苻坚做足了准备。
太元八年,秋,七月。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
383年7月,苻坚就下达了诏书,号令全国准备南下,以十分之一的比例从民间抽调人口补充军队,有勇有谋的青年才俊更是给予优厚待遇。乱世出英雄,这片土地依靠门第选官的制度已经延续了数百年,造就了“寒门再无贵子”的社会景象,望眼朝堂之上站着的都是那几个门阀世家,这也让空有一腔热血的平民寒了心。
而现在“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让他们再一次燃起了希望,靠自己的勇武才智打下一片天的愿望终于能够实现了,自然受到了广大寒门的支持,“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
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
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
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史书中的军队数量记载稍有夸大,但80万是有的,从长安、凉州、巴蜀、幽州、冀州、阳平多路出发,进至项城、咸阳、彭城、营口,“旗鼓相望、水陆齐进”,如此阵仗在兵荒马乱已久的时代也是罕见的。
▲前秦军队路线
东晋方面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