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次西征之后,蒙古帝国为何无力再征服?
蒙古,帝国,西征三次西征之后,蒙古帝国为何无力再征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例子太多了吧!美国阿富汗战争后就老实多了!嚣张不起来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蒙古帝国分裂了。
蒙古帝国,是成吉思汗在公元1206年建立的。
这是一个有野心的帝国,当然真正有野心的是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励志开疆扩土,甚至还立了遗训,后代也要继续开疆扩土。
所谓开疆扩土,就是西征。
这也是为什么蒙古帝国在建立初期三次西征的原因。
然而第三次西征快要结束的时候,1259年8月11日,他们的“可汗”蒙哥却突然去世了。
这一去世不要紧,谁来当可汗呢?
于是蒙哥的两个弟弟,忽必烈以及阿里不哥开始争夺位置了。
这一争就是4年
,最终忽必烈胜出。
在蒙哥去世之前呢,第三次西征可以说是取得了非常大的胜利。
可惜蒙哥一去世,国内就不稳了。
国内不安,如何“攘外”呢?
更何况第三次西征的主帅也是蒙哥的弟弟
,叫旭烈兀。
家里出事了,他怎么可能坐得住呢?
所以他放弃了继续西征,率军回国。
也因此第三次西征就这样结束了。
这里再说说4年之争,蒙古帝国不能继续掀起大规模战争的原因。
蒙哥去世后,忽必烈先是自立为大汗,不久后,阿里不哥也自立为了可汗。
一个帝国怎么能有两个君王呢?
于是双方开始了激烈的内战。持续4年之久。
既然是内战,肯定是两败俱伤。
结果就是忽必烈虽然胜利了,但是蒙古内部却形成了巨大分裂。
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这3个大汗国都支持阿里不哥。
唯独
伊利汗国,选择了忽必烈。
阿里不哥战败后,4大汗国纷纷独立。
因此蒙古帝国没有了统一的政权。
无奈之下,忽必烈在公元1271建立了元朝,一个属于他的国家。
这才是蒙古帝国没有能力掀起大规模战争的真正原因。
心都不在一处了,怎么可能一致对外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统一的蒙古汗国,分裂成四个小型的小型的汗王国体制,就是分封了(成为封建体制),各小型汗国两代以后,各自推崇了大汗不一样了,就对就任的蒙古汗国大汗不一定有认同感了,所以,蒙古汗国最有军事实力的追随者不响应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穷人变富了,谁还去打打杀杀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类奴隶游牧制反皱封建城邦文明的尽力已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蒙古西征,很大一个背景是蒙古帝国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政令还是比较统一的。
第一次西征发生在成吉思汗时期,西征花剌子模并于征服花剌子模后由哲别和速不台率领两万蒙古军西征至钦察草原。
第二次西征是窝阔台继承汗位期间发动的长子西征,由各个蒙古亲王的长子组成,以术赤的次子拔都为首,兵分两路,兵锋直至多瑙河,到窝阔台驾崩,西征乃止。
第三次西征是在蒙哥在位期间,由其亲弟弟旭烈兀统帅,其他汗国出兵出将,西征阿拉伯帝国方向,主要战绩有灭了山中老人的刺客王国,灭了巴格达的哈里发,占领中东地区,西征止于蒙哥驾崩。
为什么没有第四次西征,主要就是以蒙哥驾崩为分界点,蒙哥死,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夺汗位,忽必烈胜利,但也失去了其他汗国的忠心,属得位不正,四大汗国除了亲弟弟的伊尔汗国支持忽必烈外,其他三大汗国不买账,不承认,所以忽必烈成立了元帝国,蒙古帝国退出历史舞台。钦察汗国和伊尔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和元帝国从此纷争不断,互相攻伐,如何再组织西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西征是为了抢钱做贸易生意,既然贸易通道打通了,还打什么仗,
上一篇:我把公司年净利润的20%拿出来给所有员工,按部门等结合KPI考核来分,大家有哪些看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