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长应如何鼓励和支持孩子?
孩子,自己的,父母家长应如何鼓励和支持孩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样,让孩子客观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基础还在那里,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其次,请老师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如这次数学考砸了,是因为运算题和应用题失分很多,这种类型的变型题做的不够,自己在这块比较薄弱,同时考试时心态不够好,比较浮躁,对自己盲目自信,这些慢慢分析后,孩子就能知道自己遭遇挫折的原因,就知道该怎么改进了。
同时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应该马上表扬,比如虽然这次数学是历史性的低分,但是证明题却写的非常好,拿了个满分!
这样先抑后扬的做法,对孩子真的就是锦上添花,对遭遇挫折后孩子的自信心起很大的作用!
和孩子一起笑对挫折
有些挫折并不是鼓励后就能马上解决的,需要时间才能给答案,比如孩子们现在普遍早熟,十几岁就有早恋的行为,不小心“失恋”了,家长们应该正确引导,趁此机会告诉孩子,你遇到这样的挫折,是因为时间还没到,等将来时间到了,长大成熟了,到了恋爱的年龄了,自然就会有更好的恋人出现了。
03
陪伴是给孩子最大的鼓励
其实,孩子不管是表现优秀得到表扬,还是遇到挫折需要鼓励,最重要的都是孩子的陪伴,因为在他追风赶雨的努力征程中,你就是她最大的靠山和最温暖的港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小时候,家长们大都不懂赞美自己的孩子,社会上都认同\"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这些观点,我很少得到爸妈的赞美,直到现在我做什么总会犹豫不决、不自信。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家长们、尤其是有点文化的家长都知道赞美的重要性了,很多教育专家提倡的\"赏识教育\"深得人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很多父母都会毫不吝啬的夸赞自己的孩子。可是,过度赞美又会落入另一个怪圈,孩子不但胆小、没有自信,还会自我感觉良好,心里脆弱承受不了挫折。我们的初心是父母用自己的爱去激励,赞赏,赏识孩子,孩子会从父母的爱中感受到自信,阳光,还有上进心。可是大多数父母只知道要夸孩子,但是怎么夸孩子才是有效的。就值得我们好好考虑了。
先来举个例子。我儿子的幼儿园同学--贝贝。贝贝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在家里是一个受宠的小公主。贝贝无论做什么事,她的妈妈总会说:\"哎呀,你真棒宝贝儿,\"\"你太厉害了,\"\"宝贝儿太优秀了。\"小贝在班里面傲娇的像一个真正的公主。事实上,小贝各方面确实都挺棒的。能歌善舞会画画,还有礼貌讲卫生。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公主。到了上一年级的时候却让妈妈费尽了周折。连续转了两所学校。第一次转学,小贝上了一周。因为在第一所学校里面。他感受不到了那种众星捧月般的。明星的感觉。和班里两个同学先后发生矛盾。她感到受不了挫折。在家里又哭又闹,说什么也不肯上学去。第二次转学,是因为以前在幼儿园都是老师帮她梳辫子、系鞋带,所以她经常找老师请帮忙做这样的琐事,几次之后老师在班里批评她动手能力差,又加上每次老师表扬刻苦学习的同学中没有他。因此又郁郁寡欢。因为我儿子和小贝是幼儿园同学。以前接孩子时会经常互相聊一聊,还一块儿出去玩过几次,所以我对她妈妈的教育还是知道一点的。无论小贝做什么,妈妈都会极力赞美。小贝如果做手工做成了,妈妈就会惊呼哇,太棒了宝贝儿,小贝如果是把古诗背下来了,妈妈也会说你真棒,宝贝儿。小贝自己洗手帕,妈妈也会说你真了不起。这种泛滥的赞美,让孩子过度膨胀,已经失去了抵御不完美的能力。对孩子赞美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有效的赞美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赞美要有指向性。赞美不能停留在空洞无物的夸奖当中。当你说你真棒的时候。孩子心中是有喜悦,但是他不知道是因为他这个人本身得到的赞赏还是他的行为赢得了赞赏,这种赞赏没有目的性,没有指向性。这种赞赏是假大空。久而久之,孩子会沉浸在这种虚幻的感觉中。他根本没有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虚无的夸奖,还有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些夸奖都指向了人,而不是人背后所做的行为,努力。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来说。她也没有对孩子起到一激激励的作用,当孩子把手帕洗干净了。不要说你真棒。而要夸孩子。\"你自己把手卷洗干净了,你的动手能力真强,你刚才洗得真认真,才把手帕洗得干干净净的\"。让孩子明白,她是由于认真做事收到了妈妈的欣赏。
其次,夸奖的时候。不要用自己的感受去代替这件事情本身。比如说孩子把手帕洗干净了,你夸她。\"你把手绢儿洗干净了,妈妈真为你自豪!妈妈真开心。\"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孩子面前夸耀你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看别人的眼色,忽略会关注自己做这件事,首先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去迎合别人的体验。而忽略了她自己的内心。家长的感受会导致孩子在以后做事的过程中会第一时间考虑我做这件事,别人会怎么看我。强调自己的感受,会导致将来孩子为寻求他人的认可而做出改变。养成去迎合别人。依赖于他人。取悦别人的特性。
第三,变赞美为鼓励。
仅仅是赞美,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价值依赖于他人的认可。而把夸奖变为鼓励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不管别人认可不认可他都认为自己,他都认可自己的价值。这样的孩子。早早的就树立了自信的观念。早早的就树立了自信,自立的良好品质。比如孩子考了100分,家长如果说:\"我为你能考到100分,100分而骄傲自豪\"。过于强调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感受。其实恰恰是剥夺了孩子的成就感。而应该是当孩子考到100分儿的时候,家长真诚地对孩子说:\"我从这个100分的看到了你的努力和勤奋,这个100分儿反应了你的勤奋和努力。\"孩子从父母的认可中得到了鼓舞,得到了自信和自立。
欢迎您关注我~妈妈帮哦,分享育儿知识,助您解开教育困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校长派给老师一项临时任务,老师说“凭啥让我干?",校长该如何正确应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