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长应如何鼓励和支持孩子?
孩子,自己的,父母家长应如何鼓励和支持孩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妈妈夸奖道:“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不过,在洗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要用手抓紧碗的边沿,就像妈妈这样,知道吗?”
同同高兴地说:“知道了,妈妈。”
在这里,妈妈的鼓励不仅让同同认识到了应该怎样去正确地洗碗,而且鼓励了同同遇到困难时要努力克服,做一个勇敢的人。
6、巧用激将法
俗话说:“劝将不如激将。”适当地运用激将法来鼓励孩子是非常不错的一个方法。
激将法是利用孩子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从相反的角度,以“刺激”的方式对孩子寄予期望,以激起孩子“不服气”、“不服输”的精神,使孩子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内驱力”,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个叫文文的8岁孩子,非常鼓励看动画片,打游戏。这天,妈妈在进行大扫除,文文在旁边兴致勃勃地打游戏。
妈妈对文文说:“文文,帮妈妈把地扫一下!”
文文不太愿意地说:“你自己扫吧,我正忙着呢!”
“文文,你看妈妈都忙不过来了,你赶紧来帮一下。”妈妈催促道。
无奈,文文只好放下游戏帮妈妈扫地。不一会儿,妈妈进屋收拾房间去了。这时的文文,眼睛盯着游戏机看了半天,终于,他放下扫把,又去打游戏了。
妈妈收拾完房间出来,看到文文只扫了一个角落,心里有点生气。但是,聪明的妈妈并没有显示出生气的样子。她走到文文旁边,故意大声叹息道:“唉,我真替你发愁呀!”
文文赶紧放下游戏机,问妈妈:“为什么替我发愁呀?”
“你看你,连地都不会扫,以后还能做什么事情?我怕妈妈死后,你会很可怜的。”妈妈严肃地对文文说。
文文一听,乐得笑起来:“妈妈,我不是不会扫,是我不想扫。”
“是吗?我怎么相信你啊?你看看你刚才扫的样子,我不相信你能够把地扫干净!”妈妈不屑地瞟了文文一眼。
文文有点急了:“不信是吗?我扫给你看,我今天一定要比你平时扫得更干净!”文文把游戏机关掉后扔进了抽屉里,然后高高兴兴地扫起地来,他花好长时间来扫地,把角角落落都扫得非常干净,还帮妈妈做了许多其他家务。
妈妈见此情景,适时地称赞道:“原来你这么能干,看来是你以前太懒了!”
听了妈妈的话,文文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潜能却是巨大的。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却不能呢?”“我就不相信你不能改正缺点。”让孩子产生一股不服输的心理,从而下决心挑战自我。就算孩子识破了父母激将法的心理,父母也不用不好意思,微笑着承认反而会促进亲子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四组漫画教你有效鼓励孩子,做智慧父母。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但是我们善意的称赞、设计好的“激励”有时却未必给孩子长久的助力,反而会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中的羁绊,我们无心的话语有可能造成孩子的负担。
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中曾说,“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们这朵花就会枯萎,甚至是凋零。那么,如何有效的鼓励孩子呢?
1
盲目表扬VS描述式鼓励
80后父母很多都有“别人家孩子后遗症”
所以励志不要上演“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戏码
我们竭尽全力搜索赞美之词
毫不吝啬的用到自己孩子身上
殊不知
“夸不到点上”无法让孩子变得更好
没有具体指向的夸奖
会让孩子觉得情感上很敷衍
长此以往也容易依赖外界评价而变得讨好
而当我们运用“描述式鼓励”
注意到并可以描述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比如他写好的每一横,画好的每一竖
孩子会接收到我们的用心关注
同时把更多的能量放在做事过程而非结果
我们强化的是具体的事
而不是评价人
所以孩子会生发出自信与自尊
逐渐学会自我评价
2
盲目表扬VS启发式鼓励
除了描述式的鼓励我们
还可以运用“启发式鼓励”
追问孩子做事的过程
比如“你是怎么做到的?”
“你是从什么角度思考的?”
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
强化孩子将自己的成功经验转化成程序记忆
从而越做越好
如果孩子做错了、搞砸了
我们也大可不必焦躁吼叫
可以试试“让我们想一想下次怎么能避免”的方式给与鼓励
要知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
才是更需要鼓励的时候
3
忽略情绪VS感谢式鼓励
孩子特别容易自我归因
原本只是求安慰求抱抱
却被妈妈的无心之语击中
以为妈妈不得已离开自己的原因
是自己想要更多玩具
是自己不够好
久而久之
孩子容易小心翼翼、畏首畏尾没自信
这时,“感谢式鼓励”就发挥作用了
我们需要找到孩子的情绪源
发自内心的感谢孩子对我们的爱和依恋
十几二十年后
求安慰的可能就会变成我们
而孩子,也许头也不回的闯天涯去了
4
激将法VS赋能式鼓励
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有畏难情绪
逆商差,不敢挑战
殊不知,孩子的探索和勇气
被我们一次次的“激将法”磨灭了
我们以为反话激励是最有效的
却忽视了孩子需要一个方向指引
“赋能式鼓励”就是一个方向、一盏明灯
这里蕴藏着父母的信任
却不是不切实际的拔高
这种鼓励切忌好高骛远的期望
而是要真的相信
并且结果是孩子垫垫脚、努努力就能实现的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上一篇:校长派给老师一项临时任务,老师说“凭啥让我干?",校长该如何正确应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