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四年级的孩子怎样重新培养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孩子,习惯,作业四年级的孩子怎样重新培养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5、学习过程的坚持。坚持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态度。在学习上更是如此,天才和普通人之间往往差别就在那一点点坚持。很多孩子努力学习一天或者一周可以,但要坚持一个月甚至一年,那就难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原因。这一点上,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对学习是否始终如一,要想办法不停的激励孩子养成坚持的品质。
如果学生根据以上的步骤慢慢坚持下去,老师认为学生的成绩将会有很大的进步的!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快速的进步的!
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习惯养成要从小抓起,否则追悔莫及。
1、上课认真听讲。这个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很多孩子往往是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过多,交头接耳,导致课堂听课效果很差,知识得不到很好的掌握,日复一日,就会恶性循环。对于这一点,家长一定要和老师保持密切沟通,关注孩子上课听讲情况,一旦有苗头就赶紧家校合作解决。
2、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作业需要自己记住,并条理清晰的在专门的本子上记录。回家后,逐项完成家庭作业,对于作业过程中的问题,也要督促孩子做好记录,第二天请教同学或者老师。
3、要有时间概念。很多小学生喜欢做事拖拉,作业不催不做,或者说做作业三心二意,磨磨蹭蹭,这些都是缺乏时间概念导致低效率,这是学习的大忌,高效学习必须从懂得时间合理利用开始。
4、学习环境的适应。很多孩子对学习环境非常挑剔,虽然说保持相对稳定和安静的环境对学习很重要,但实际生活中往往很难做到,这就需要孩子从小养成学习环境的适应性。不管环境发生何种变化,都应该心无旁骛的去继续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不能爸妈打了个电话,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或者说外面发生了点风吹草动,就不淡定了。
5、学习过程的坚持。坚持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态度。在学习上更是如此,天才和普通人之间往往差别就在那一点点坚持。很多孩子努力学习一天或者一周可以,但要坚持一个月甚至一年,那就难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原因。这一点上,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对学习是否始终如一,要想办法不停的激励孩子养成坚持的品质。
二、除了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而且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往往还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一个学习习惯好的孩子,生活习惯一般都不会差,反过来也是一样。有哪些生活习惯需要家长朋友平时注意的呢?
1、吃饭的习惯。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可能很多人容易忽略或者说不以为然,都觉得吃饱喝足或者说家长关注着就好,其实不然。吃饭习惯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状态,就像我家孩子,整个幼儿园我都在纠正他的吃饭习惯,我明确的告诉孩子,幼儿园阶段爸妈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你养成好的吃饭习惯,其他的都不重要。挑肥拣瘦、偏食,吃饭注意力不集中,一顿饭磨蹭半天还没吃完,或者说做不到细嚼慢咽,喜欢吃高热量的垃圾食品等,这些问题都必须得到纠正。
2、生活自理能力。一般情况下,小学开始前孩子必须要做到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洗脸,自己整理床铺和个人用品,到了小学后更要自己洗澡,自己知道什么时候换衣服,如何做到穿着整洁,上学保持良好形象。很多孩子到小学了,整天身上还脏兮兮的,父母不提醒都不知道更换。
3、作息要规律。良好的作息时间安排,有利于身体成长,有利于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从早晨起床,吃饭,出门上学,到晚上吃饭,作业,娱乐,睡觉等都必须有严格的时间安排,并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
4、要做到礼貌待人。这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范畴,也是生活习惯养成的一部分。从小要养成谦虚谨慎,礼貌待人,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才能赢得大家的好感,自己也会建立人际交往自信,从而促进学习和成长。
5、要学会感恩。孩子必须从小引导和教会懂得感恩,每一天的吃喝拉撒,每一天的学习和娱乐,都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感恩这一切的给予,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每一个和你微笑的人。感恩教育必须成为生活习惯培养的一部分。
6、自我安全保护。为人父母,对孩子最低的要求就是健康,安全。所以需要从小教育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如何过马路,如何面对坏人,如何应对危险环境等,小学生活动能力比幼儿园强的多,家长更要关注这一点,为孩子的未来人生保驾护航。
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并非易事,学习和生活都必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相互融合,才能最大程度的改善。值得提醒的是,孩子这些习惯的养成有时候不仅仅是孩子本人的事情,父母需要做好示范,老师需要做好引导,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教育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是我们作为教育者须关注、重视的话题。本文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实践体会,谈谈我的做法。
培养 良好 生活 学习 习惯
一、首先培养孩子良好生活的习惯
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学习成功的基石。有许多学生存在着好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一心二用,这样容易养成“三心二意”的坏习惯;节假日没有正常的作息时间,学习效率低下;缺乏自己整理内务、书桌用品等习惯。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总结了以下三点方法:
(一)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学生往往把你当成学习的榜样,就像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处在善于模仿的学生面前,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必须做到。如:我要求学生上课之前,提前到教室坐好,我在上每节课前都提前站在教室的门口等候;要求学生上课坐姿端正,我作为班主任,从衣着、言行到板书都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讲卫生,在公共场所看见一张纸屑也弯腰轻轻捡起,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我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从不轻意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这样就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巩固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学生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后,还需要不断地巩固、强化、完善和总结。学生在学校表现很好,但当学生回到了家,我们可能会发现有的学生其实是“说一套,做一套”,或者是“在学校一套,在家庭一套,在社区又是另一套”。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合力,从学校、家庭以至社区各个渠道进行教育,教育从来不只是学校的,就需要老师经常和家长沟通,把如何保持孩子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策略教给家长,让家长配合老师以巩固成果。
(三)教师抓住时机给以引导,让学生的认识得到提高,从而达到领悟的境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