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高铁的客流量巨大,但为何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高铁,成本,都是中国高铁的客流量巨大,但为何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且,很多地方完全是一拍脑门就上项目,理由是“几十年后”该地区可能要“发展起来”。
有一次,我去宝华山游玩,在宝华高铁站下车,发现此站一天就停靠一列车,旅客不超过5人。而维持这座规模不小的高铁车站,员工就需要15人以上。出了高铁站,发现门口什么都没有,连公交车都没有开通,可谓荒无人烟。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
在这种地段修筑高铁车站,能不能盈利可想而知。而一共有多少座这样亏损巨大的车站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试答:
有些线路具有战略意义,如兰新线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仅是高铁,普通列车也亏损。因为中国的火车票价,执行的是上个世纪的标准,20多年没有大的调整了。亏损的部分,完全由政府补贴。也不仅铁路,城市公交、地铁等,也都是靠政府补贴才能生存下来。政府为什么要补贴?如果政府不补贴,人民生活的交通成本就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增长,人口的流动能力一下子就会降得很低。这是极其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因为缺少了人口的流动,社会上就会缺少足够的劳动力,物流成本也会极大地增加。前段时间中美谈判,美国就提出要求,不让中国政府给企业补贴,中国政府当然不会同意这种无理要求,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直观的印象,铁路建设一直在建设,开辟了更多地线路,技术上不断更新迭代,我们的直观感觉就是坐火车越来越快,越来越新。试想,20多年前我从三明到北京,50多个小时吧,现在才10多个小时。
从快车、直达车到动车,到如今的高铁,中国都冲到世界第一了,车站在建,铁轨在建,列车不断更新,这些都是重资产,都需要持续大的投入。也许有些路线,还没有盈利就又要翻新,又要投入呢,这么理解,目前年年亏损,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很好理解的。
另一点就是,高铁相关产业的管理或许还要更精细化,太粗线条了,没有从中找到高盈利点,未来些年,一定铁路公司一定会更加精耕细作。
比如说铁路领域的广告,比如餐饮,这些都是大产业,辐射范围广,影响人群多,但也总让人吐槽。就是经营得太粗糙了,有太多提升空间了。
如果都按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一定有人说会站出来保证2倍、3倍比之现前利润的承诺,要求承接这方面的工作。
铁老大,是一个大而广的集团公司,之前直接是政府部门,牵扯的面太广,将来也一定会做精简,相信这方面也吃掉了不少利润。
每次出差回来的感触,就是坐高铁太方便了,真正的改变了区域之间的合作,目前看,中国高铁要走向世界,真的不得不感慨这些年中国在铁路运输方面取得的进步。
真的是中国的一个奇迹,奇观呀,接下来公司化后要做的就是提高利润,精细化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经营实体扩张到全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铁的建造是巨大投入,美国经济那么好世界第一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不发展高铁,原因是收回成本慢长,加之人口少座车的人少更不划算,资本家精明不可能把巨资投入50年后收回投资的项目,而大中国不一样,基础设施的投入考虑的是社会效益,中国有十四亿人每天出行的人员量大充足,空载率低相对收回成本要快些,关键是社会制度优势,一党执政可集中财力办大事,基础设施投高铁,国家虽短期效益差点,但能在综合效益上收益更多,带动地方经济拉动就业,更重要的是国防建设的大基础,流动东风高铁可发射洲际导弹为战时服务,这就是资本主义想都不敢想的事,社会主义好,集中财力办大事,虽高铁连年亏损,综合效益赚大了,国力增强人民享受大建设带来的好处,高铁总有赚大钱的一天,比资本主义收回投资应快多了。同感的赞一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票价太贵,再加上高铁站较远,不方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售价过万的单反输给千元手机?6D2、EOSRP齐跌,到底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