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蒙毅、蒙恬将军手握重兵,为什么不支持太子扶苏,反而束手就擒等死呢?
始皇,蒙恬,李斯蒙毅、蒙恬将军手握重兵,为什么不支持太子扶苏,反而束手就擒等死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要想搞明白这一点其实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的历史背景,当时是赵高假传始皇帝的旨意要赐死扶苏,而实际上始皇帝已经死掉了。
之所以出现扶苏等人束手就擒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远在边关的扶苏压根就不知道这道让他自杀的旨意不是他父亲始皇帝发出的,而是赵高发出的,再考虑到赵高是始皇帝从前最信任的人,长城兵团的秦军们自然而然就不会生出疑问,再加上还有一个非常要命的原因——扶苏确实被秦始皇发配到边关历练的。被赐死这件事从某种逻辑上也是讲得通的。
我们先看赵高这个人,这个人被始皇帝非常器重,让他出任“中车令”,虽然官至不大,但无疑是最接近皇帝的人。除此之外赵高还对法律条文颇有研究,因此还被始皇帝认为可以担任公子胡亥老师。
但是这个人他辜负了始皇帝的信任,在始皇帝驾崩于沙丘这地儿的时候,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遗诏、秘不发丧。并火速伪造了一封始皇帝要求赐死公子扶苏的命令。
我们再来看公子胡亥,公子胡亥其实还是很受始皇帝宠爱的,但是我们要明确一点,始皇帝的宠爱换句话说根本就没打算把胡亥当做继承人培养。胡亥本来不管按照什么样的继承法则,大概率都是不可能被选为继承人的,毕竟他排行太靠后了。但是历史总是这么吊诡,偏偏是胡亥成为了秦二世,然后就二世而亡了。
扶苏作为始皇帝全力栽培的继承人,他的死亡其实是非常可惜的,很多人认为扶苏不受始皇帝待见才被发配到边塞的,可是如果仅仅是不受待见,那为什么始皇帝还敢让他执掌帝国最强军队的兵权?
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但是很可能扶苏自己也认为自己不受父亲待见,扶苏并不觉得这是一种历练,于是当看到来自父皇的赐死命令时候,扶苏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相信。
我们最后来说一说蒙恬这个人,这个人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大将,当年始皇帝派他北击匈奴,打完之后就带着长城兵团驻防北方,等到扶苏确实得罪了始皇帝然后被始皇帝送到这里历练的时候,其实大概率始皇帝是打算让扶苏熟悉一下军务以及未来的国之干城。
这一点就算扶苏想不明白,蒙恬其实还是想得明白的,所以当赐死命令下来的时候,蒙恬第一时间就表示疑惑,并提醒公子扶苏,只可惜扶苏对该命令深信不疑,在扶苏死后,大势已去,就算蒙恬再怎么不甘,也是不敢直接忤逆那个“始皇帝”的命令的。
而北方的秦军其实就算对该命令有所怀疑,也不会做出什么太多的反抗,因为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该命令是“始皇帝”颁布的,按照秦法,士卒哪有人敢公然违背秦帝呢。
秦始皇的威望也在统一六国之后在秦国百姓心中达到了最高峰,他的命令,哪怕是伪造的,也没有人敢质疑。所以才会有我们发现的在很多人眼里感到特别奇怪的——秦末的时候,作为手握重兵的蒙恬以及扶苏这两个人,居然束手就擒的被干掉了,整个过程完全没有什么像样的反抗。
说到底,扶苏优柔寡断,赵高下手快速,始皇余威震慑,这三大因素全部凑齐了,这才有秦末这场悲剧发生的必要条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能说,一切都来的太突然,李斯抓住了蒙恬蒙毅兄弟对秦始皇忠诚的这个特质,断定他们不会轻举妄动,所以最后成功将他们抓捕并杀死。
秦始皇晚年做了一个很错误的决策,那就是把向他进谏的长子扶苏发配到上郡协助蒙恬修长城。
其实在秦始皇心里,扶苏作为嫡长子,而且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再加上扶苏与蒙恬的关系好,有蒙恬辅佐,扶苏肯定是个好皇帝,所以秦始皇始终是把扶苏作为自己继承人的第一人选的。
不过,秦始皇没有料到的是,自己的身体会那么快就恶化,他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病倒在了沙丘。
秦始皇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但依然无法抵抗住自然的规律,不过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所以就在病重期间写下了遗诏,让扶苏把兵权交给蒙恬,然后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这实际上就承认了扶苏继承者。
秦始皇将诏令交给负责掌管印玺的太监赵高,让他盖上大印之后,将诏书火速送到上郡交给扶苏。
可是赵高不愿意扶苏继位,他跟扶苏的关系不好,他担心扶苏继位会对自己不利。而赵高更看好的人是胡亥,这个秦始皇的小儿子就是个纨绔子弟,而且昏庸无知,跟赵高的关系也比较要好,一旦他继位,赵高可以掌控得住他。
于是,赵高便暗自把秦始皇的诏令压了下来,还把知道这件事的人全部控制起来。
到了七月份(前210年),秦始皇就病死在了沙丘。
李斯作为丞相,担心天下因为秦始皇的死而产生混乱,又担心秦始皇没有立太子会造成夺嫡之争,所以就对外封锁了消息,把秦始皇的尸体状态棺材里,放到一辆辒辌车上,然后让大部队照常前进,所有的公文和日常饮食也是照常送到车里,营造出一种秦始皇未死的假象。
当然了,这件事除了李斯,赵高,胡亥和少数一些服侍的人知道之外,并没有太多人知道。
有一天,赵高找到胡亥,将秦始皇生前留下诏书的事情告诉胡亥,劝他取而代之。胡亥这个人虽然昏聩,但是他那时候心中还尚存一点孝道,所以他当即拒绝,还说他不愿意对自己的亲哥哥扶苏下手。
赵高开始蛊惑胡亥,说只要扶苏在,胡亥就活不了。胡亥没主见,思想开始动摇,赵高又穷追猛打,说他已经拉拢了丞相李斯,有他二人的辅佐,胡亥可以顺利登上皇位,胡亥这才半推半就的答应了。
其实,那时候赵高根本就没有找李斯说这事,因为他觉得得先做通胡亥的工作,才能把李斯给拉到自己这边来。
李斯在秦国的威望很高,他对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治理国家方面给了秦始皇很大的帮助,那时候朝中大臣都十分信服他。
而赵高之所以拉拢李斯,是因为只有得到李斯的支持,扶植胡亥才能成为可能。可是李斯这个人十分忠心于秦始皇,是个良臣,怎么才能争取到他的支持呢?
赵高也确实有头脑,凡是人必有弱点,赵高就看到了李斯的弱点。
李斯虽然是丞相,但是出身布衣,不是典型的贵族。李斯靠自己的努力位极人臣,但也时常担心自己坐不稳位置,更害怕有一天自己得到的一切都化为泡影。
说白了,赵高认定李斯必定会做一些自己未来有利的事情,所以他就找到李斯,把他扣留秦始皇诏书的事情告诉李斯,还说定谁为太子,就看李斯和他的了。
李斯一听,就知道赵高有扶植胡亥的意思,这不符合秦始皇的遗愿,所以义正言辞地对赵高说,你这种做法是大逆不道的,我从布衣到位极人臣,全是秦始皇的看重,如今他去世了,我怎么能对不起他呢?
上一篇:你喜欢普京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