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为什么那么害怕被人拒绝?
被拒,害怕,自己的你为什么那么害怕被人拒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说问题的重点,主要原因是您不够自信,还有就抗打击能力不强。这个通过工作可以克服的,多被人拒绝几次就习惯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些事明明不想答应,却总也不会说“不”?如何说服自己学会拒绝别人。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在某些场合,大家都在吹捧某个人,你也跟着吹捧,虽然你并不认同这个人;或者在有些场合,大家都表现的很感动,你也跟着感动,虽然你并没有太大感觉。想要拒绝同事或者朋友的无理请求,却总也不会说“不中”。这类经验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应该思维的身影,压迫者我们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这就是自我烦恼背后的应该思维。这种对自我的应该思维,压迫我们,让我们找不到真正的自己。这种心态存在着一种自我强迫。就是我应该这样。就拿个人努力这件事来说,为什么我们经常对自己的努力找不到方向。只是知道,我再也不能这样过了。我要努力,不能闲下来。
我们先想一下,身边那些正在努力的人是怎么样做的。他们心里往往有一个想实现的目标,但他们并不是那么关心自己努力不努力这件事。他们会把所有注意力放到做事上,只想把事情做成。这时候,努力是一种自主自发状态。是创造活动产生的副产品。
可是,当一个人没有这样的目标,却觉得自己“应该努力”,会怎么样呢?他会想,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可是成功的人都很努力。于是,我们遵照内心的应该规则行事,读书、听讲座、学习。我们不知道目标在哪里,只是想要努力这种状态本身,因为应该自我的规则是—努力总是对的。
可是,应该思维的本质是模仿。太多的应该思维限制我们表达自身情感,甚至最终取代了真实情感的表达。这是自我的应该思维最大的问题。“我应该如此”的应该思维,本质是用社会规则、他人的期待或者文化习俗代表我们自发的行动。所以,关于自我的应该思维,完整的句式是:既然别人觉得应该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既然别人希望我说这事儿“中”,那我就应该说“中”。
一旦某个行为不是出于自发的,而是产生自某个“我应该如此”的观点,它就可能变成一种强迫性质的自我要求,就会逐渐偏离事情本身。
比如,在一个悲痛的场合,因为身边的人都被感动了,我们就觉得自己应该一起感动,虽然没有真的被触动,但还是表现出感动的情绪。这就是对感动的模仿。应该思维不仅阻碍了我们表达真实情感,还固化了我们的思维。
我们为什么会陷入应该思维呢?甚至越陷越深,让它成为理所当然的思维方式呢?人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人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妄图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这个理想的自我通常是完美的,聪明、美丽、优秀、毫无瑕疵。我们努力保持幻想中的形象,害怕别人看到幻想背后真实的自己。这样一来,我们就被这些应该的规则支配了。
那么,我们应该如果跳出自己的应该思维呢?
简单来说,就是找回自己的感觉,能够意识到外在的规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并作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感觉虽然很模糊,但它是真实的。
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应该”背后,常常不仅是规则,还有更多认同这些规则的大众、你的家人和朋友,甚至权利机构。有时候,找回自我意味着我们要有勇气诚实地面对自己,哪怕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人不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来不怕被人拒绝,只是自己从来不懂怎样拒绝别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求解:小区业委会主任一定要党员才能当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要面子的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拒绝很多时候都代表失败,而我们害怕失败,不想失败,不想失望变成绝望,那样对我们是一种打击,会让我们缺乏自信。
上一篇:如果人的生命长短,从生下来就是固定的,而且可以买卖,可以赠予,你会用十年生命换一千万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