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怎么看待回到老家不会说老家话的人?
家乡话,老家,乡音你怎么看待回到老家不会说老家话的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一个初中女同学,初二的时候去某城市过了一个暑假,开学回来后口音就变了,是故意“装”的那种。然后我们的孩子都快结婚了,她还是单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儿子现在也不会家乡话,我觉得很正常,我们那边小孩都是说国语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你怎么看待回到老家不讲老家话的人?
康乐答:到处都有那种出去外地几年回到老家不讲家乡话的洋八怪人总认为自己出过远门说说洋话麻麻老百姓,其实我讨厌那种人有些人跑了半个中国回老家说说家乡话感觉更亲热一点,无意中拉近了分别多年的家乡人吗人家才不会输远你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回来就证明血脉还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少小离家。我六岁就离开老家去城里读书,当时奶奶也一起来,奶奶在家的时候,我们都全部说家乡话,两年后奶奶不在了,就没机会说了,时间长了,我也忘记了一些,简单的打招呼我会,深入交流的就不行。老家人都说我忘本,可是家里没有那个语言环境,我真的忘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来在家乡就没有学好,方言基基础并不牢固。 记忆的核心是重复的,在城市的语言环境也是以普通话为主,使用方言的环境太少,没有重复的机会。 1.教育环境:学校不教方言,课堂不允许方言。 2.家庭环境:父辈祖辈不懂纠正孩子方言错误(也是为一部分老人自认为自己文化水平较低,以为孩子读过书就比他有文化) 3.社会环境:呆在城市,以普通话,英语等当地话为工作语言,没有方言环境。回到家乡,同龄人物以类聚,圈子的水平如此。一旦忘词,往往用其他标准语代替,一些外来词汇,从借词变成新词汇。而后失去回溯方言词汇的必要。最终行程台湾式的闽南语混搭国语,这种混合语言的现象在中国的少数名族,各个方言区都常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到老家不说家乡话,会让人感觉不想和老家人沟通,想把老家人老家事从记忆中抹去,不会对老家有留恋的感觉。或者想显示自己鹤立鸡群,显示出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也可能想表明自己已经融入到他乡,外面的大世界。总之,有一种和老家划清界限的感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就是这样,不只不会老家话,院里的辈分都搞不清,不知道喊啥好。完全不认识还好,我从小偶尔也回去几次,看着还脸熟,好尴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父母16岁入伍,在部队各种驻地一搞就是几十年,二代三代随军走,基本是好几年都回不了一次老家,即使回一次也待不了几天,怎么可能会说家乡话。在家乡和驻地都是异类一样的存在,搞的语言是五湖四海,那里也不认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大量存在,也没啥奇怪的。以前的老基建央企双职工家庭也大都是这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