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怎么看待回到老家不会说老家话的人?
家乡话,老家,乡音你怎么看待回到老家不会说老家话的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挺正常的吧,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不是说自己不愿意说,而是有时候话到嘴巴突然不知道怎么说了,有的东西看到也不知道用家乡话形容出来,其实这都是有原因的,因为老家说的是方言,跟普通话半点关系都沾不上,不是本地人听不懂,自从大学毕业离开老家后,就寒暑假偶尔回来一下,然后就是过年回去几天,在外没上班一直都是普通话,而且身边也没人跟我说家乡话,一直到现在出来工作这么多年了,家乡话很多都忘记了,有时候打电话回去,爸妈说的一些人都不记得是谁了,就算过年回去,走在路人遇到一个熟人,想打招呼,突然不知道叫啥了,真的很尴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有什么,现在的孩子们都不会说农村话了!老人也跟着学噢!全民普通话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对题主的提问本人认为没啥可质疑的,语言要强调(包括外语 地方方言)身处生活的语言环境,也需要语言者本身的语言天赋。如果生活在多种语言环境复杂的圈子,就算你缺乏语言天赋不会说,但起码会听会辨认你熟悉的语言;但一般人会听会说并不成问题,如果套用“英语N级/汉语N级”则又当别论。现实中我见过这样的个案:一个长期离乡移居外乡的人,因为工作环境需要说普通话,久而久之习惯了用普通话的思维方式,到去世那天都不会说家乡话(尽管夫人平时是用家乡话与其交流)。而我们平时的生活环境有半个朋友圈都是外省人外地人,也练就了普通话和本地话的语言思维切换自如,也因为如此冷落了家乡话。所以对题主的【怎么看待回老家不会说老家话】的提问表示无需大惊小怪,说普通话就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题目就让我想起来25年前的事情
农村的丑小鸭去千里之外的省会上学,同学大多来自城市,普通话都说的溜。我这磕磕巴巴,学了一年,也没学好,(俺们上大学前可都是家乡话哈老师就这么教的),汉字的一二三四声,总是和家乡话拧着来。
所以,放暑假回家,邻居看到了问:ai,多晚儿回来哩呀(啥时候回来的意思),我张口时发现,真想不起来昨天下午用家乡话咋说了!上个世纪90年代啊,你要是撇嘴普通话,乡亲们在背后会说你哩:出去几天可洋气不中了!!!
最后憋了半天,才说:夜儿下午!!!准确的说是:夜儿后半儿!也不知道他们背后议论我没!
现在还好,普通话有点儿进步但不常用,倒是家乡话我基本上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回家和老家人对话,张口就来!哈哈(ಡωಡ)hiahiahia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首诗说的就是这事儿: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如果改成:乡音已改鬓毛衰你说尴尬不尴尬?
其实现在好多外出人员,在外时间长了肯定会改变的,这不是说你愿不愿意的事儿,多多少少都会改变的,这也不是多大点事儿。
如果说你可以改变那就另外说了,这是心里问题,难倒乡音不好听么?外来话好听?还是普通话好听?常在外乡,当你听到家乡话的时候会很亲切的。看各自心里怎样想的吧。
欢迎大家关注一下我。点个赞,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无奈。
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乡音一辈子都不会忘,那些回家不会说家乡话的都是装比。我们家流传一个笑话,一个在天津没待多长时间的人回唐山老家,正在春天看地里的野花说,那张绿叶开黄花的叫嘛呢?他爸过去就一个大波搂子(耳光),好好说话,他马上改口说,苦麻菜。,,,,该不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